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春雨少加倒伏 彰化一期稻少收3成

2024/06/24 05:30

台中筏子溪旁的筏子東街2段,18日晚間發現一隻遭路殺的保育類石虎,因已經是去年9月至今第3起,市府農業局呼籲民眾行經石虎熱區道路減速慢行。(台灣石虎保育協會提供)

〔記者顏宏駿/彰化報導〕彰化縣今年一期稻作收割已近尾聲,濕稻穀收購價落在每百台斤約一千元,但收成卻比往年減少約三成,往年一分地可淨賺一萬元,今年只剩七千元,減少的主因跟春雨過少和倒伏有關,農民收入減少,更憂的秧苗、人工成本都蠢蠢欲動,稻農嘆,再這樣下去,真的沒人敢種稻。

產銷班長葉豐端說,以往一分地收成二千台斤是正常收穫量,但今年梅雨期來得晚,影響稻子分檗,平均一分地可收成一六○○至一七○○台斤,以糧商濕稻穀收購價每百台斤一千元計算,一分地可收一萬六千多元。

葉豐端表示,每分地種稻所扣的成本分別為,秧苗(一二○○元)、犁田及插秧機(一八○○元)、農藥防治四次(二千元)、複合肥料四包(一六○○元)、割稻費用(一千元)電費及運費等細項(一千元),上述加總為八六○○元。一萬六千元的收成扣掉八六○○元成本,相當於一分地淨利約七四○○元。十甲地,往年可收百萬元,今年只能收七十四萬元,相較去年同期,收入約少二、三成。

他指出,很多種稻成本都已漲價或「蠢蠢欲動」,秧苗盤已從三十七元漲到四十元,複合式肥料每包從三百元漲到四百元,很多人工費用都在喊「可能調漲」,可以預見二期稻作的成本會更高。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