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降低濁水溪揚塵 竟意外解決長期燒稻草空污問題

2024/06/25 11:44

第四河川分署用稻草蓆抑制揚塵,讓彰、雲稻米產區的稻草有去處,減少燒稻草空污事件。(照片由第四河川分署提供)

〔記者顏宏駿/彰化報導〕一條濁水溪竟然成為「燒稻草空污」的解方!彰化、雲林稻米產區目前正值一期稻作收割期,以前農民習慣放火把乾稻草燒掉,但近年來「稻草產業鏈」興起,農民不燒稻草,而是將它賣給稻草收購業者編織成草蓆,再由第四河川分署委由包商將稻草蓆鋪置於濁水溪灘地,目前已鋪300多公頃,有效抑制惱人的揚塵,而田間的稻草有人收購,農民燒稻草的惡習也逐漸根治。

第四河川分署為解決濁水溪揚塵,竟也意外解決長期以來稻農燒稻草而產生的空污問題,第四河川分署長李友平說,為解決濁水溪百年風沙問題,他們學習在地智慧,藉由中央攜手地方跨機關合作,成立共治平台,結合跨領域專家參與,包含水利、土壤、植栽、森林、生態、管理等各專業攜手打拚,將沙漠變綠洲,濁水溪揚塵事件日數由2017年的59天已降到剩2天。帶給民眾的利益是,沿海鄉親可以在戶外曬烏魚子,也可以在戶外辦桌請客,不用再呷飯攪沙。目前濁水溪兩岸鋪有300多公頃的稻草蓆,效果非常好,未來腐化後也會持續覆蓋,他也推薦農民利用稻草蓆來防治雜草。

溪州鄉青農蔡文傑說,彰、雲地區已形成「稻草產業鏈」,稻子收割後,稻稈留在田間曝曬約3、4天,曳引機後掛稻草綑包機,把田間的稻稈綑成捲桶狀,載運至草蓆編織廠或定點存放,編織業者接到第四河川分署的標案,雇工將草蓆鋪在溪床灘地。

稻農葉豐端說,乾稻草以前沒人收購,被視為農廢資材,但現在變成資源,每地地約可收200元至300元,對農民不無小補,農民很樂意一起為保護地球努力,也還給民眾新鮮的空氣。

稻草捲成為有用的資源,農民不再燒稻草。(記者顏宏駿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