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短暫雨

臺北市 16-16 ℃

揪團金門看「金馬獎禁片」! 中國影迷目睹這一幕痛哭失聲

《一部未完成的電影》獲得金馬獎「最佳導演」、「最佳影片」,因以紀錄片手法還原中國疫情的歷史畫面,而無法在中國上映。(好威映象提供)

《一部未完成的電影》獲得金馬獎「最佳導演」、「最佳影片」,因以紀錄片手法還原中國疫情的歷史畫面,而無法在中國上映。(好威映象提供)

2025/01/30 21:53

劉晉仁/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近來,金門成為中國影迷的「避風港」,一群來自中國的年輕觀眾,透過社交平台「小紅書」相約,跨海前往金門觀看在中國境內無法上映的電影。他們形容這趟旅程是「合法的實體翻牆」,既滿足了觀影渴望,也帶來了複雜的情感衝擊。

根據《BBC中文網》報導,福建觀眾特別幸運,因為「小三通」政策的開放,得以合法前往金門。來自福建的陳棣表示,他和朋友早在《一部未完成的電影》上映前,就翻牆查詢金門戲院的放映資訊,並搶購船票與辦理各項證件。「船程只要半小時,花費約1000元人民幣,但能看一部原本只能在網上盜版的電影,這是很值得的。」

中國導導演婁燁的新作《一部未完成的電影》獲得金馬獎「最佳導演」、「最佳影片」,因其紀錄片式手法還原中國疫情的歷史畫面,而無法在中國上映。不少中國觀眾看見螢幕上播放著武漢封城期間的影像,空蕩的街道、吹哨者李文亮的微博、悲痛的家屬在救護車後呼喊亡者,紛紛在影院內痛哭失聲。

曾在北京生活的李李回憶,她在「白紙運動」期間,因發表敏感言論而被拘留,如今能在安全的環境下觀看這部電影,對她而言既是釋放也是見證。她語帶哽咽地說,「這部電影不是應該讓中國人看嗎?為什麼我們要翻山越嶺,才能見證自己的歷史?」

另外,來自福建的大學生Joy與三十多名來自中國的影迷,透過小紅書揪團「到金門看電影」。這群年輕人在兩天內包場觀看了四部來自中國、香港、台灣與日本的電影,內容涵蓋同志、性別等中國政府敏感的議題。對這些影迷而言,來金門不僅是觀影,更是一場文化探索之旅。

曾擔任金馬獎評審的影評人鄭秉泓認為,金門戲院可以長期放映中國禁片,吸引更多中國影迷。「台灣是一個烏托邦,他們可以很安心地看這些電影。」

然而,部分學者與旅遊業者擔心,若這種現象擴大,中國政府是否會因此收緊政策,甚至限制福建居民赴金門的自由行資格。成功大學政治學教授王宏仁表示:「目前這現象可能不在中國政府的期待之內,但未來若中國影迷回去後受到調查,這趟自由觀影之旅可能不會長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impression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