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地球新結構現形 外核隱藏神祕「甜甜圈」

地球結構示意圖。(路透檔案照)

地球結構示意圖。(路透檔案照)

2024/09/04 06:58

首次上稿 00:01
更新時間 06:58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澳洲學者利用地震波探測地球內部結構,發現在地表下約2890公里深處的地球外核,有之前所不知的甜甜圈似結構,厚約數百公里,推測這處與赤道平行的環面含有較輕元素,或許在攸關地球磁場的地核液態金屬流體中扮演重要角色。

澳洲國立大學地球物理學教授塔卡利奇(Hrvoje Tkalčić)指出,目前的技術還無法讓科學家直抵地球核心,他們的研究團隊分析經過地核傳播的地震波「尾波互相關波場」(coda-correlation wavefield)進行探測,「藉由了解這些地震波傳播路徑幾何,以及如何穿越地球外核體積,重建地震波穿過地球的時間」,比較接近兩極和靠近赤道傳播的地震波,發現接近赤道的一個如甜甜圈形狀的區域,地震波傳播速度減慢約2%。

之前的研究結論認為,地震波經過外核和地函所有邊界區都會變慢,但是塔卡利奇說,他們的研究呈現出這個低速區僅出現在低緯度區,與赤道平行。

研究團隊嘗試利用許多電腦模型和模擬,找出地核中哪一種情況會導致出現這種傳播速度的差異,最後認為,這個區域必定有較高濃度的輕元素。塔卡利奇說,還無法確定這個「甜甜圈」的厚度,「但是我們推斷它達到地核-地函邊界下方幾百公里」,該區域結構的浮力意味著那裡含有較輕化學元素,如矽、硫、氧、氫或碳等。

目前普遍認知的地球結構,從外到內為地殼、地函、以及由鐵和鎳組成的外核和內核,外核為液態熔融鐵和鎳。塔卡利奇說,了解地球外核的重要性在於,外核與地球磁場有關係。地球外核中的液態鐵和鎳的流動,就像「大發電機」產生並且維持著地球的磁場,而地球磁場保護地表生命免於遭來自太陽的強大帶電粒子傷害。

這份研究報告8月30日在《科學先端(Science Advances)》期刊發表。報告另一名共同作者馬曉龍(Xiaolong Ma,譯音)說,發現這個存於外核的新結構,揭開地球磁場動力學的面紗,但是「地球外核還有其他謎團有待解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蒐奇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