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以色列軍武遭控違反國際法 德國政府面臨國內訴訟
以色列12日在加薩南部一處難民營進行軍事行動時,一名男孩站在房屋廢墟中。(歐新社)
劉晉仁/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德國人權組織代表巴勒斯坦人對政府提出訴訟,要求撤銷所有以哈衝突期間發給以色列的武器出口許可證。
根據英國《衛報》報導,一起在德國國內法院提起的訴訟,要求法官立即命令德國政府撤銷從去年10月哈瑪斯入侵,直至現在所有發給以色列的武器出口許可證。
德國普遍被認為,是向以色列出口武器第二多的國家,僅次於美國。這起訴訟由四個人權組織代表五名巴勒斯坦人提起,這些巴勒斯坦人表示,他們擔心自己在加薩地區的生命安全,並且正在遭受以色列某種形式的集體懲罰。
這項法律行動針對的是德國綠黨(die Grünen)職掌的聯邦經濟事務和氣候行動部(Federal Ministry for Economic Affairs and Climate Action),該部門負責根據《戰爭武器管制法》發放出口許可證。
主要訴訟方之一的「歐洲憲法與人權中心」(ECCHR)表示,「有理由相信,德國政府違反了武器貿易條約、日內瓦公約及其對德國批准的《種族滅絕公約》所擔負的義務。」
該訴訟可能會透過書面程序進行,將對德國出售3000件反坦克武器一事達到最為切實的影響。
歐洲人權委員會秘書長卡萊克(Wolfgang Kaleck)表示,國際法和人權是「根本性的」。他表示,以規則為本和人權導向的德國外交政策的基本先決條件,是在決策中尊重法律;如果德國向一場明顯嚴重違反國際人道法的戰爭出口武器,它就無法忠於其捍衛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