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生成式AI「搭便車」擅用內容 紐時控告OpenAI、微軟侵權

紐約時報控告OpenAI、微軟侵權。(美聯社檔案照)

紐約時報控告OpenAI、微軟侵權。(美聯社檔案照)

2023/12/28 06:41

首次上稿 12/27 00:21
更新時間 12/28 06:41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生成式人工智慧(AI)機器人仰賴大量資料訓練,其中包括使用網路上取得的新聞報導內容。紐約時報27日為此控告開發生成式AI機器人的OpenAI和微軟公司,「非法使用」紐時的內容來開發其人工智慧服務,侵犯版權。

紐約時報27日在紐約曼哈頓的紐約南區聯邦地區法院提出告訴,控告OpenAI和微軟,透過「非法使用紐時的作品,來產生人工智慧產品與紐時競爭」,威脅紐時提供有品質新聞報導的能力。

媒體機構已受到讀者轉向網路平台的打擊,儘管許多出版機構也成立數位平台,但是包括媒體在內,許多產業已面臨被人工智慧技術大幅改變之危。

如OpenAI的ChatGPT、微軟的Copilot等生成式人工智慧機器人,靠大量抓取網路上可得的資訊,包括媒體刊登的報導文章來訓練。微軟也是OpenAI的主要投資方。

紐約時報在訴狀中指出,該報從未允許任何一方使用其內容,用於生成式AI用途,OpenAI和微軟未付費或者經過允許,利用時報在其新聞報導投入的龐大投資「搭便車」,來打造其產品。

紐時未明定出尋求賠償的金額,但是指出,這項法律行動「要對他們因非法複製和使用時報獨特的寶貴作品,須負擔的數十億美元法定和實質損害,追究責任」,還要求法院下令這些公司停止使用其內容,並要銷毀已經抓取的資料。

OpenAI公司7月和12月,先後與美國「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德國新聞出版集團「斯普林格(Axel Springer)」達成協議,取得授權使用其新聞內容。紐時在訴訟中指出,他們4月與微軟、OpenAI協商,希望確保紐時「能獲得合理價值」,但是未能達成友好的解決方案。OpenAI和微軟尚未回應此事。

不滿生成式AI「非法使用」內容,紐約時報控告OpenAI、微軟侵權。(法新社)

不滿生成式AI「非法使用」內容,紐約時報控告OpenAI、微軟侵權。(法新社)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