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紐時:持久戰隱憂太多 烏軍最快秋季前展開反攻

紐時分析,為避免戰爭拖延消耗西方挺烏力量,烏軍可能最快秋季就會展開反攻。(法新社)

紐時分析,為避免戰爭拖延消耗西方挺烏力量,烏軍可能最快秋季就會展開反攻。(法新社)

2022/08/27 19:39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美國《紐約時報》26日分析,烏克蘭和俄羅斯戰事已進入僵局,雙方都有打持久戰的準備,但鑑於俄軍持續控制南部海岸將重創烏國經濟,能源短缺和物價飆升會抵銷歐洲挺烏力道,加上雨季來臨可能造成地面泥濘,以及不間斷的空襲和飛彈威脅消磨人民意志,都使烏方承受更多壓力,最快可能在秋季展開反攻。

紐時指出,在俄軍奪取基輔失敗、順利佔領烏南部分地區,並於烏東展開血腥轟炸後,烏俄之戰已進入第三階段損耗戰。從俄國總統普廷下令增加逾13萬名現役戰鬥人員等諸多跡象顯示,普廷打算採取緩慢推進攻勢的策略,目的是打到烏軍精疲力盡;俄國官媒和軍方相關人士也已改口,從原先聲稱烏國人「沒戰鬥意志、等待被解放」,到暗示這場俄國與「西方代理人」之戰才剛開始。

然而,從烏國角度來看,防而不攻已非上策,一來若南部海岸持續被俄軍控制,眼下僅能依賴西方援助的經濟狀況勢必雪上加霜,二來俄方也更能強化控制當地人民,包括加強媒體宣傳、教育洗腦、剷除反對派,甚至舉辦「入俄」公投、強行併吞烏南等。烏國前國防部長札戈羅德紐克(Andriy Zagorodnyuk)就主張烏軍應進攻、而非防守,「我們非常艱難的經濟現況、持續的空襲和飛彈攻擊風險,以及全體人民的疲勞,長期下來都對烏國不利。」

許多軍事分析家則說,烏國公民領袖渴望取得重大勝利,但軍事領袖盼望首先確保人員和戰力充足,才能展開攻勢。英國皇家聯合軍事研究所(RUSI)陸戰專家沃特林(Jack Watling)指出,反攻必須基於戰場情況,而非政治考量。美國智庫「海軍分析中心」(CNA)俄羅斯研究主任考夫曼(Michael Kofman)則警告,烏方視反攻為機會,但萬一失敗,可能影響外國支持。

事實上,烏軍過去1個月已捨棄原先的火砲互轟和巷戰戰略,改採「縱深作戰」(deep war),例如從遠離前線的地方發射美國等西方國家提供的長程精準導引火箭彈,成功攻擊俄軍武器倉庫、基地、指揮中心,甚至命中克里米亞等俄軍長期佔領區目標。美國近期追加援助的附帶掃雷功能的戰車,更能在陸面部隊推進時派上用場,都意味烏軍正在為新一輪地面攻勢做準備。

從常識上來看,持久戰對俄國更有利,但對普廷而言,國家經濟受到更深傷害,以及不得不應付更多西方武器,無一不是潛在風險。美國官員反覆強調,即使要打持久戰,拜登總統已承諾幫助烏國取勝;美國國防部政策次長卡爾(Colin Kahl)更表明,若普廷自認可贏得持久戰,會是「另一次誤判」。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