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影響!「黎明合唱團」逐漸「鴉雀無聲」...

東英吉利大學最新研究,發現在全球暖化影響之下,過去25年、超過20萬個地點的鳥叫聲強度逐漸下降。(歐新社檔案照)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英國東英吉利大學(UEA)國際研究團隊發布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的最新研究發現,在全球暖化影響之下,過去25年、超過20萬個地點的鳥叫聲強度逐漸下降。
綜合外媒報導,東英吉利大學國際研究團隊透過全球鳥類科學監測數據,結合野外鳥類個體物種出現紀錄,重建過去25年、超過20萬個地點的聲音背景,發現歐洲、北美洲的「黎明合唱團」聲音強度逐漸下降。
研究主要作者伯特勒(Simon Butler)說,在全球暖化、氣溫升高的狀況下,鳥類的分佈受到改變,鳥叫聲的強度因此有所降低,春天變得愈來愈安靜,鳥叫聲的變化也愈來愈少,他認為,鳥叫聲是人類直接接觸大自然的其中1個方法,而這個管道正面臨「慢性衰退」。
伯特勒說,人類正在經歷一場全球環境危機,對於大自然的了解愈來愈少,也開始不太在意它正在惡化,這份研究讓人類體悟到自然環境的改變,並說明這種改變對於人類有潛在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