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證氣溶膠能傳播武漢肺炎 美CDC修防疫指南

據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基於武肺病毒能附著在比飛沫輕的氣溶膠中,在車內或室內與他人保持1.8公尺社交距離,對於降低染疫風險幾乎沒有幫助,戴口罩、通風佳才有助降低風險。(路透資料照)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爆發初期,普遍認為病毒是透過呼吸、打噴嚏、講話中的飛沫傳播。但越來越多證據顯示,病毒會附著在比飛沫輕的氣溶膠(aerosols)中,能持續懸浮在空氣中,傳播的距離也更遠。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7日公布最新指南,明確強調武肺病毒可透過氣溶膠形成空氣傳播!
《紐約時報》7日在報導中指出,CDC在更新指南中,以大寫粗體英文字母明確強調武肺病毒可以透過空氣傳播,即使你與被感染者的距離超過6英尺(約1.8公尺),還是有可能吸入該病毒。
報導稱,CDC在官網上發布的這份新指南的用語,與其上一份指南有明顯不同。CDC此前表示,大部分人被武肺病毒感染的方式「是透通過親密接觸而非通過空氣傳播」。
CDC長久以來不斷警告,病毒會透過噴發到空氣中的細小飛沫傳染,這些飛沫最後大多會降落地面,維持1.8公尺社交距離的規範便是由此而來,而比飛沫更小的氣溶膠微粒,則能像霧氣般懸浮於空氣中。
CDC此前強調,密切接觸傳染比空氣傳染更常見,但一群美國科學家在去年10月刊登於《科學》」(Science)期刊的公開信中指出,懸浮於空氣中的氣溶膠恐為武肺傳播的重要途徑。
氣溶膠中的病毒可在空氣中停留數秒到數小時、傳播超過1.8公尺,還能在通風不良的室內空氣中聚積,形成超級傳播環境。
一項經過同儕評審、4月27日刊登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究指出,基於武肺病毒會附著在比飛沫輕的氣溶膠中,能持續懸浮在空氣中,傳播的距離也更遠,在室內與他人保持1.8公尺社交距離,與距離18公尺所接觸到的病毒量是一樣的,對於降低染疫風險幾乎沒有幫助;病毒傳播與否,與空間內人數、是否配戴口罩、通風程度等因素更加相關。
相關新聞請見︰
「武漢肺炎專區」請點此,更多相關訊息,帶您第一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