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拚研發武漢肺炎疫苗 中國藥廠黑歷史引憂慮

中國開放4家藥廠進行武漢肺炎疫苗人體測試,紐約時報分析,中國若無法改善藥廠黑歷史問題,便無法贏得公眾信任。圖為丹麥研發人員。(法新社)

中國開放4家藥廠進行武漢肺炎疫苗人體測試,紐約時報分析,中國若無法改善藥廠黑歷史問題,便無法贏得公眾信任。圖為丹麥研發人員。(法新社)

2020/05/06 17:54

〔中央社〕隨著境內疫情趨緩,中國將重心放到研發武漢肺炎疫苗,開放4家藥廠進行人體測試,但其中兩家卻曾涉及疫苗不良反應與賄絡。紐約時報分析,中國若無法改善這些問題,便無法贏得公眾信任。

紐約時報中文網報導,中國迫切希望透過研發疫苗,提升作為全球科學和醫療強國的地位,並轉移外界對其壓制早期預警而導致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全球大流行的指控。

報導稱,中國已將疫苗開發列為國家優先事項,削減繁瑣的手續,在資源上向藥企傾斜。一名高級官員透露,供緊急情況下使用的疫苗可能在9月就緒。

人民日報曾引述北京清華大學藥學院院長丁勝質疑,在臨床前研究階段,一些公司「採取了一些非常規的方法」,雖然能理解人們急切期待疫苗的心情,但從科學上看,「再急也不能降低標準」。

紐約時報指出,獲得中國領導人大力支持的疫苗行業長期以來被品質問題和醜聞所困擾。就在兩年前,中國家長在發現主要用於嬰兒的疫苗無效後,引發軒然大波。

報導指出,目前有4家中國藥廠已經開始候選疫苗的人體測試,其中的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與科興生物科技都曾涉及疫苗不良反應與賄賂事件。

報導引述法院文件指出,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在中國至少被起訴過兩次,這家研究所被控疫苗引起了「不良反應」。在這兩起案件中,法院裁定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向受害者支付約7.15萬美元的部分賠償。

文件顯示,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高階主管至少3次被指控賄賂地方疾控中心官員,以感謝購買疫苗。這些人員被判有罪,但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並沒有受到刑事指控。

報導也援引北京的法庭文件指出,時任科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尹衛東為幫助公司獲得藥品批准,從2002年到2014年向一名負責藥品評估的中國官員支付近5萬美元,但中國科興沒有受到指控,而尹衛東則是該公司現任執行長。

報導分析,國有企業約占中國疫苗行業40%,這些企業已經習慣於封閉的政治制度,這套制度有著掩蓋安全醜聞的歷史,保護它免受外國競爭。這使得許多疫苗生產商有恃無恐,他們知道即使被發現製造了有問題的產品,也不太可能被停業。

報導引述蓋茨基金會前中國負責人葉雷(Ray Yip)說。中國人現在對在中國製造的疫苗沒有信心。「這可能是最大的麻煩。如果他們沒有搞出那些事情,人們可能會排長隊去買」。

相關新聞請見︰

「武漢肺炎專區」請點此,更多相關訊息,帶您第一手掌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