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司法院推AI量刑系統 前高院法官這麼看

AI量刑資訊系統特點。

AI量刑資訊系統特點。

2023/02/07 10:48

〔記者錢利忠/台北報導〕司法院推動AI量刑資訊系統,提供量刑趨勢給職業法官或國民法官參考;對此,曾任高等法院法官的律師陳恒寬樂觀看待,期待量刑標準能更趨向一致,也有助於公平,尤其面對「數罪併罰」案件,該系統有助於量刑的可預測性,能增進民眾對司法的信賴,不過並非沒有盲點,面對過去刑期偏低的詐欺等類案件,搜尋出來的量刑趨勢可能也偏低,建議可就特定案件設計「加權」數值,以符合民眾對特定案件的量刑期待。

陳恒寬表示,AI能幫法官有系統地搜尋大量案件,有助於量刑標準的公平,特別是面對數罪併罰的案件,判決輕或重,屬於法官的裁量權,不同法官定合併應執行刑的標準差異很大,被告有時就要賭運氣,該系統提供過去類似判例的量刑趨勢給法官參考,將有助於提升法官量刑的可預測性。

不過系統分析的現況,也並非沒有盲點;陳恒寬表示,系統分析判決的現況,並不一定會符合民眾對「預防犯罪」的期待,例如詐欺案件,過去不少判例的刑期偏低,不符合民眾對嚴懲詐欺集團的期待,系統撈相關案例時,由於過去的判例刑期都偏低,搜尋後的量刑趨勢也可能偏低,建議可針對特定案件,設計「加權」數值以供法官參考。

另有基層法官則表示,司法院做此系統的目的,是要從法官判決所撰寫的量刑理由,得知法官的量刑因子,但目前的現實是,法官在判決書裡寫的量刑因素,很多只是照抄刑法的文字而已,假如是要從這個角度去統計和探知法官的量刑因素,利用文字標註判決中的量刑因素,現階段恐怕只會標註出一大堆無法真實反應法官內心量刑的文字,對於這套系統的實際產出結果也不敢太過樂觀。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社會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