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語家庭計畫推動困難 民團批藍白亂刪相關預算

台語政策推動聯盟今與民進黨籍民代共同舉行記者會,批藍白亂刪相關預算。(記者謝君臨攝)
〔記者謝君臨/台北報導〕台語政策推動聯盟今與民進黨籍民代共同舉行記者會,指文化部去年底才開始推動「台語家庭計劃」,但全台逾半數縣市卻未提案參與該計劃,也無專責單位。再加上藍白立委大幅刪減相關預算,造成原編列285萬元宣傳費遭全刪,而公視台語台更被刪凍26%,金額高達2億1088萬餘元,影響語言環境建立。
文化部於去年底推出「厝內的台語聲–培育台語家庭計畫」,鼓勵家庭成員於日常生活中使用台語,營造自然的母語學習環境。台灣公民參與協會成員許慧盈表示,今年4月第二期即將開始,可以在網路登記註冊,有兩種參加資格,包括「台灣學習家庭」、「台語文化家庭」,文化部盼透過各縣市政府落實。
然而,台灣台語路協會理事長董力玄指出,檢視第一期從去年11月至今年3月的成果,可以看到各縣市參與人數仍不多,且有過半數縣市未提案參與該計畫,包括台北市、基隆市、台南市、高雄市、新北市、桃園市、南投縣、彰化縣、新竹縣、花蓮縣、台東縣、澎湖縣等,這可能也和地方政府有無專責單位有關。
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陳豐慧說,針對有向文化部提案要辦相關活動的縣市政府,可以發現其對口單位大多是文化局,且多被歸類在「圖書」相關類別。其中,有一個較為特殊的,苗栗縣竟然是由「客家事務科」來承辦「台語家庭」計畫,是否他們認為客語就是台語,若然,可否要求客委會補助台語活動?
陳豐慧強調,台語推廣和客語、原住民語推廣一樣重要,但客語、原住民語有相應的專責單位,台語卻沒有。董力玄也說,相較於客家委員會自2008年起即長期推動「客語家庭計畫」,文化部直到2024年才開始推動「台語家庭計畫」。
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系主任莊佳穎說,中央沒有台語專責單位,地方也沒有對應單位;且原編列的285萬元宣傳費遭立院全數刪除,目前「台語家庭計畫」連訪視費都沒有,導致在實際執行上,落入「有車可駛、沒錢加油」的窘境。身為台北市民,看到學生拿學生證可以喝牛奶,身體要補營養,難道頭殼不用?
莊佳穎批評,立院亂刪預算,導致無法補助地方政府,作為台灣公民,對自己的語言要去監督立院,預算不能隨便亂刪。
民進黨立委張雅琳表示,文化部說很多縣市沒申請是因為不知該怎麼做,原本要派輔導團,但預算卻被藍白立委刪掉,現在連宣傳費都完全沒有,且財劃法還要刪28%,對台語計畫造成很大影響,呼籲大家繼續關心立院發生的事,確保藍白立委不會做出傷害台語文化的事。
台北市議員何孟樺批評,北北基桃找不到任何「台灣家庭計畫」的活動,而在北市,台語業務就是推來推去,沒有專責統整單位,「中央請客都準備好了,地方卻連碗筷沒拿出來。」呼籲北市應有專責業務人力。
新北市議員黃淑君說,台語文化是國安問題,要在這塊土地說台語,難道這麼困難?新北市長侯友宜的母語就是台語。看到藍白亂刪預算,她合理懷疑,是不讓台灣人講台灣話,盼更多台灣人站出發聲,讓台語文化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