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紐時:台灣疑美論增加 可能讓台灣陷入險境

《紐約時報》指出,台灣人對美國疑慮增加,面對中國恐招致危險。(示意圖,法新社資料照)

《紐約時報》指出,台灣人對美國疑慮增加,面對中國恐招致危險。(示意圖,法新社資料照)

2024/01/22 15:50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台灣總統大選落幕一週,美國《紐約時報》20日報導指出,台灣社會內部對於美國是否擁有足夠實力或興趣介入台海衝突的擔憂逐漸加劇,形成所謂的「疑美論」。這種對美國的不信任氛圍。可能會讓台灣本身陷入險境。

報導援引台灣1月13日大選前民調分析,多數台灣人希望加強台美關係,支持美國增加對台軍售,也相信拜登總統會致力保護台灣,但同時台灣人看到了美國對烏克蘭軍援陷入僵局,聯想到如果台灣面臨危機時美國會怎麼辦,他們對美國的信心直線下降,只有34%的受訪者認為美國是值得信賴的國家,低於2021年的45%。

近期針對網路討論的研究也發現類似趨勢:台灣人愈來愈擔心美國缺乏力量或興趣實際伸出援手。選民受訪時形容自己像乘客,美國則是難以預測的司機,可以把人載到安全處,也可能棄車。

《紐時》指出,對美國的不信任,對台灣帶來的風險可能是,台灣會更容易被北京吞併。而把台灣視為第一道防線的人認為,台灣若被北京吞併,將賦予中國更大力量來主宰亞洲。

史丹佛大學中國軍事安全政策專家梅惠琳(Oriana Skylar Mastro)表示,讓台灣相信美國將前來干預「是很重要的」,「因為許多研究表明這可能影響他們的抵禦力」。她補充說:「我們需要他們堅持足夠長的時間,以便我們能夠趕到。」

《紐時》報導說,台灣研究人員認為,1979年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時加速撤出駐台人員,這件事仍持續形塑台灣人觀點。

台灣研究人員發現,1979年事件仍影響台灣人的觀點,就算是當時尚未出生的台灣人也是。智庫「美台觀測站」(US-Taiwan Watch)編輯李可心(Jasmine Lee)指出,「台灣當今內部產生的懷疑情緒,主要是關於美國放棄台灣,這是合理的,因為台灣以前也被美國拋棄過。」

研究台灣輿論的台北東吳大學副教授潘欣欣表示,由於對於自身命運缺乏影響力的不安全感和沮喪,已成為台灣身份認同更重要的一環。「這裡不存在反美主義,但存在很大的懷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政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