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龍應台反戰文裡外不是人 香港作家曬中網友PO文:寫得比妳好!

前文化部長龍應台日前在美媒《紐約時報》發表文章談反戰,相關內容掀起兩岸熱議。(資料照)

前文化部長龍應台日前在美媒《紐約時報》發表文章談反戰,相關內容掀起兩岸熱議。(資料照)

2023/04/30 19:17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前文化部長龍應台本月18日在美媒《紐約時報》發表一篇題為「北京未開一槍,已給台灣社會帶來裂痕」的文章,相關內容掀起兩岸熱議,台灣社會認為龍應台想「投降」,但中國在文章中看到的卻是「台獨」,搞得裡外不是人。對此,香港作家馮睎乾今天(30日)分享中國網友寫的反戰文,嘲諷龍應台的文章,引發熱烈討論。

龍應台日前在《紐時》發表文章,稱面對中共武力威脅,台灣各方立場互相指責,這樣的現象正撕裂台灣社會,中國都還沒打過來,台灣內部就已開始分裂。她還說,即使對中國的看法不盡相同,但我們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樸素的務實主義,她希望為了所有人的利益,能讓務實成為長期的主流觀念,並稱「講求實際,甚至與中國和解,可能比戰爭更可取」。

文章曝光後引發輿論,台派不少評論指龍應台「假中立」,嘴巴喊著反戰,實際上想著要投降,可其文章也未獲中方好感,中共官媒《環球時報》為此21日還刊出「龍應台應該知道,讓台灣不再做美國的棋子才是正確選擇」為題的文章回擊,批評她沒有與分裂勢力作鬥爭,反而試圖營造悲痛壓抑氣氛讓台灣年輕人迷失方向,這種發言是在「拖延兩岸統一」。

陷入裡外不是人窘境的龍應台,25日透過臉書回應《環時》批評,「一篇文章,引來兩岸的刀光劍影。沈默的大多數,我相信,不是這麼想的,不管是左岸還是右岸。沈默不代表沒有看法,沈默不代表沒有聲音,只是他們的聲音,不用麥克風。靜水流更深,深水的力量湧出時,勢不可擋。」

針對龍應台的回應,香港作家馮睎乾今天在臉書發文表示,「訴諸『沉默的大多數』,從來是中共宣傳慣技,好比2019年香港200萬人上街遊行反修例,一樣也有人說還有500萬『沉默的大多數』支持政府啊,『你不作聲?那麼你就是支持我了』,龍應台和中共的世界觀,何其相似。她最後說『靜水流更深』,此話取自英諺『still waters run deep』,我倒是認同的,只是不理解她接著寫的兩句。Still waters run deep,常表示『平靜外表藏著激情』或『知者不言』,昔日表達『默不作聲者可能很危險』的意思。然而像龍應台那樣用,我還是第一次見。」

馮睎乾說:「『靜水』之所以危險,不在於『湧出』、『勢不可擋』,而在於你被它表面的平靜蒙蔽,不知裡面的水很深,所以渡水時,一不小心就會溺斃。如果龍應台有心反戰,不該用『靜水流深』為自己護航,而該用這句話提醒習近平,若錯估『沉默的』或『被沉默的』民意,將令自己無法翻身。」

他接著分享2篇從中國網路上看到的反戰文,「如果有戰爭,我不去,我也不會讓我的孩子去。我是一個生活在底層的人。平時沒有人記得我們,只有國家患難時才想起我們。說什麼國家有難,人人有責。說到自己的福利,跟國家城市裡,公務員享受的待遇不一樣。誰想去誰就去,反正我不去,也不會讓我的孩子去!」、「說實話,如有戰,我願戰,但是我也要在家給孩子輔導作業,我還要掙錢交學費、交醫療保險,我還要養醫院,養學校,養保險,還要種地,真的沒時間。」

馮睎乾語帶嘲諷道,相比「大作家」龍應台那種首鼠兩端的「反戰文」,這2篇由「普通中國人」寫的貼文,更有反戰力量,嚇得小粉紅紛紛出文反駁。他最後直言,「中國人有多少願意為了捍衛權貴利益,讓自己和孩子上戰場送死呢?在今時今日的時勢,一個知識分子該做的,不是轉彎抹角寫矯情文,而是揭露中共侵略戰的本質,毫不含糊地告訴對岸14億人,根本沒有『保家衛國』的戰爭,你們參戰,就只是殺人掠地,到頭來自己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場而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政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