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美前國安顧分析面對中國威脅 波頓:示弱才是挑釁

美國前白宮國安顧問波頓今(29)日出席「海內外台灣國是會議」,並以「台灣長治久安之計」為題進行專題演講。(記者叢昌瑾攝)

美國前白宮國安顧問波頓今(29)日出席「海內外台灣國是會議」,並以「台灣長治久安之計」為題進行專題演講。(記者叢昌瑾攝)

2023/04/30 06:20

首次上稿 01:19
更新時間 06:20

〔記者楊丞彧/台北報導〕中國對台灣威脅與日俱增,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波頓(John Bolton)認為,台美國安團隊必須進行更深度、更廣泛的「戰略對話」;面對中國威脅,展現力量絕不是挑釁,「示弱才是挑釁」。而波頓也說,將中國如何對待自己人民的方式公諸於世,殺傷力肯定比武器還強;而台灣作為運作良好的民主國家,也有新聞自由,就是最佳媒介。他也幽默地說:「我剛差點被記者們踩爆,他們真的是活力十足!」

世界台灣人大會與台灣國家聯盟29日舉行「第12屆海內外台灣國是會議」,以「強化民主韌性、捍衛本土政權」主軸,邀請波頓以「台灣長治久安之計」為題進行主題演講。隨後,波頓與民進黨立委羅致政及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執行長昆布勞(Coen Blaauw)對談,題為「極權與民主之決戰」。總統蔡英文與副總統賴清德皆以書面方式致賀詞,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徐佳青則親自到場致詞。記者於主題演講後一擁而上,盼就台美安全議題提問,然波頓未多做回應。

波頓直指,中國在國際上一直都是不負責任的行為者,不僅在本應秉持自由貿易的國際組織內採行重商主義(mercantilism)的政策,更運用各種力量在其周圍打造霸權,最終要在全球稱霸。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俄羅斯並與俄國總統普廷(Vladimir Putin)會晤,正反映出我們正身處一個新時代。北京與莫斯科形成了「新軸心」(New Axis),並勾結其他流氓國家如北韓、伊朗、白俄羅斯等,讓全世界陷入險境。美國必須從「歷史終結」的美夢醒來,不僅在政治、軍事議題上,社會、經濟等議題亦同。

波頓表示,對美國而言,21世紀所面臨的威脅「攸關生死存亡」。此前,這類威脅是針對台灣之獨立,已存在好一段時間;中國不分晝夜都瞄準台灣,持續不斷地要掏空台灣的合法性(delegitimize Taiwan),例如不斷挖走台灣的邦交國。此外,中國違反《中英聯合聲明》鎮壓香港,並在港建立全方位軍事設施,意在印太周邊區域打造霸權,並擴張至全球。由此可見,中國的威脅確實是全球性的。

波頓指出,當觀察中國一系列的威脅時,包括竊取他國智慧財產權以建構自身優勢,或是深入非洲與拉丁美洲的「一帶一路」等,台灣就是「中心點」(Schwerpunkt,直譯為「質心」,德國軍事術語)。台灣長期身處中國威脅之下,若能了解到這點,將有助於向其他同感中國威脅的國家進行解釋。

波頓提到,他知道台灣即將舉行總統大選,很多人討論「台灣不要挑釁」、「台灣要謹慎行事」,在美國也是如此。然而,真正對中國構成「挑釁」的事情,正是台灣的存在。每天早上只要台灣一覺醒來,中國就覺得自己被冒犯了。因此,面對中國巨大的威脅,我們不該執著於表面的符碼(symbols),而必須專注在具體的現實上。要維持獨立,就必須仰賴於經濟、軍事、政治上的權力結構,這些遠比符碼來得重要許多。

波頓回憶,他的前老闆、前美國國務卿貝克(James A. Baker III)過去總不斷要他「專注在完成目標上」(keep your eyes on the prize),而這個目標(prize)就是維持自由的台灣政府。然而,某些特定的口頭表述不僅無法解決問題,也保護不了台灣。他舉美國的「一中政策」為例,中國大幅扭曲《上海公報》之原意,但許多美國人在談「一中政策」時不明究理,都落入中國詮釋之中。

波頓強調,關鍵不在於找對語句,而是為台灣維持現狀找出正確的軍力配置與盟友,並藉此軍力降低中國展開「敵對行動」的可能性,且強化台灣所信仰的精神。波頓直指,建構台灣軍力並非挑釁,展現力量也不是挑釁,真正的挑釁是示弱,這點正是台灣務須全力避免的。

波頓分享,很多美國人原本以為烏克蘭不會起身而戰,畢竟過去也曾是俄羅斯的一部分;然而,烏克蘭人不僅挺身奮戰,更展現其戰術、士氣及高效率。同樣地,因此對台灣而言,展現「為台灣獨立性而戰」的意志至關重要,這點必須讓中國清楚了解。很多美國的名嘴都說,台灣只想利用美國的支持,根本不打算為自己而戰,這點並非事實。因為,若中國採取軍事行動,台灣肯定會斷然說「不」。

波頓說,有人質疑美國自己是否有足夠決心成為一個可靠的盟友,他知道,會有這樣的疑問,源自於川普執政時期所講過的一些話所致,且明年還可能重返執政,儘管對此他個人認為機率仍低。他也提到,川普常會拿原子筆的筆尖喻為台灣,然後指著總統辦公室的大桌子說「而這是中國」,這就是川普的邏輯。但波頓強調,川普畢竟是美國政治上一時的反常(aberration),這樣的看法應不會出現在美國明年的總統選戰。

另有關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訪中後提出的「戰略自主論」,波頓則不認為這代表歐洲立場,但卻凸顯為維持台灣在全球的實力與外交關係仍須努力。美國必須在世界各地協助台灣對抗中國威脅,雖然現在已著手進行,但還沒完全做到,美國必須追上進度。而這不僅限於政治或軍事議題,更必須處理中國在經濟上的劣行。我們也必須搶在中國的威脅變得更具體之前建構出新的威懾體系,避免為時已晚。

波頓表示,23年前他就主張美國應與台灣建立全面外交關係。當年台灣被逐出聯合國時,美方曾提「雙重承認」建議但不為雙方接受。雖木已成舟,然而對美國而言,「雙重承認」仍有意義,將彰顯美台關係之牢固,不隨時間消逝。而在沒有正式外交關係下,台美仍有很多事能做。其中,他認為美台官員應進行更深入、更豐富的「戰略對話」,包含外交官、軍事及情報官員,美台國安團隊應進行更深入地交流,就針對中國行動的應急計畫先行協調,這樣的討論「台灣確實可以再多推一把」。

波頓指出,我們必須做更多以說服亞洲國家習近平無法得逞,包括在台灣海峽舉行更多的「航行自由」行動,清楚表明中國一再試圖包圍台灣、侵擾航空識別區以及妨礙在國際水域的活動等,都是不被接受的行為。此外,他也希望歐盟等其他國家採取更多行動,近日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呼籲歐洲海軍加入台海航行自由行動,「是個加分」。

波頓說,只要台灣與他國更緊密地在集體安全上共同合作,中國發動軍事行動的可能性就越低。其中,他認為「四方安全對話」(QUAD)可能會納入南韓,並有機會與台灣發展軍事及非軍事的各種合作。台灣可以考慮各種不同的自我防衛架構,並在國際間展開更積極地活動。若中國看到一連串的國家都決心不屈服其霸權之下, 他們採取軍事行動的機會就越小。

波頓強調,我們已經離開「後冷戰」時代,國際局勢瞬息萬變,全球各地的地緣政治板塊也正在改變,台灣的行動尤其需要跟上腳步,且必須為台美雙方的首要任務。雙方都致力於拓展並強化夥伴關係,現在還得再加把勁。在可預見的未來,我們可能都會面臨著與冷戰時期程度相當的威脅,中國雖然比起當時是個更大的威脅,但這端視我們的決心與毅力;當我們面臨更高的風險與挑戰之際,強化聯盟至關重要。

波頓強調,沒有人希望發生戰爭,包括台灣。展現實力並非挑釁,示弱才是挑釁。威脅中國周邊現狀的不是台灣,而是中國。只要各界了解到,與台灣交流就能更安全,美國就會更安全,世界也會更安全與和平。

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波頓認為,台美國安團隊必須進行更深度、更廣泛的「戰略對話」。(記者叢昌瑾)

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波頓認為,台美國安團隊必須進行更深度、更廣泛的「戰略對話」。(記者叢昌瑾)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政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