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陣雨

臺北市 14-15 ℃

卜睿哲質疑台灣發展巡弋飛彈的策略

美國布魯金斯研究所東北亞主任卜睿哲在最新發表的文章中指出,台灣國防部顯然相信可以利用巡弋飛彈來攻擊中國飛彈基地和港口的弱點,但若缺乏活躍的情報以確認目標並進行戰場損失評估,這種飛彈攻擊的效率是存疑的。圖為卜睿哲2014年於台北接受訪問畫面。(記者曹伯晏攝)

美國布魯金斯研究所東北亞主任卜睿哲在最新發表的文章中指出,台灣國防部顯然相信可以利用巡弋飛彈來攻擊中國飛彈基地和港口的弱點,但若缺乏活躍的情報以確認目標並進行戰場損失評估,這種飛彈攻擊的效率是存疑的。圖為卜睿哲2014年於台北接受訪問畫面。(記者曹伯晏攝)

2016/08/17 04:00

〔駐美特派員曹郁芬/華府十六日報導〕在台灣發生誤射雄三飛彈事件後,美國布魯金斯研究所東北亞主任卜睿哲在最新發表的文章中指出,台灣國防部顯然相信可以利用巡弋飛彈來攻擊中國飛彈基地和港口的弱點,但若缺乏活躍的情報以確認目標並進行戰場損失評估,這種飛彈攻擊的效率是存疑的。

布魯金斯研究所的網站上今天刊出卜睿哲的文章,探討台灣的安全政策。他表示,台灣能否擁有足夠的巡弋飛彈以嚴重弱化解放軍的攻擊能力是一個重要問題。同時,讓台灣擁有獨立的嚇阻能力會讓華府擔心在危機時能否控制緊張情勢升高,讓台灣的實質盟邦存有這樣的疑問不符台灣安全策略的關鍵元素。

他引用美國國防部的年度中國軍力報告指出,台灣的整體安全環境正在惡化,並重提美國海軍戰院學者莫瑞的「刺蝟戰術」,指出中國的飛彈不但可以摧毀台灣的目標,也可以毀掉或弱化台灣島的海軍與空軍防禦能力。因此,一些美國軍事專家對於台灣能否有效執行現有防衛政策存疑,但這種強調海島防衛的政策必定遭到台灣海空軍的抗拒。

卜睿哲引用美國軍事專家的看法,認為台灣在取得新軍事能力時應強調致命性和存活率,例如美國國防大學學者桑德斯就相信,台灣二0一三年發表的國防檢討報告強調不對稱和創新是對的,但台灣希望取得的一些先進傳統武器系統,例如先進戰機、船艦、潛艦和坦克並不符合成本效益。

卜睿哲表示,台灣的安全環境正在改變,一種可能的戰略走向是北京對台灣拒絕透過談判政治解決方案失去耐性,轉而以威嚇方式對付台灣。另一種可能性是美國對台灣的安全承諾是否會改變?其中之一是過去已經有人提過的棄台論;第二種可能性是在美中軍事實力消長的情況下,美國會為了避免和中國一戰而減少對台灣在內的西太平洋盟邦與友人的安全承諾。

卜睿哲說,幸運的是,這些根本性的改變都尚未發生,但他們已經開始出現在美國的安全政策辯論之中。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impression
政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關閉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