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小檔案:平林停車場與林田山

林榮里民在木造的日式鐵路倉庫建築,掛上「百年木倉庫」布條,希望鐵路局不要拆除居民的回憶。(記者花孟璟攝)

林榮里民在木造的日式鐵路倉庫建築,掛上「百年木倉庫」布條,希望鐵路局不要拆除居民的回憶。(記者花孟璟攝)

2016/02/03 08:00

「大正7年11月1日,花蓮港廳奉鄉林田村平林停車場設置」,這是台灣總督府「府報」大正7年10月27日的總督告示,大正7年是西元1918年,而台灣總督府1910年起造花蓮至台東的鐵路,1918年在剛建好的鐵路設置「平林停車場」。

平林停車場當年設置,是為因應日本時期「林田山事業區」伐木事業的貨運需求。林田山事業區最早開始伐木的區域位於事業區西北側,由日本人的「東台灣木材合資會社」經營,從「平林停車場」還有輕便鐵路通往萬榮鄉西林村,鐵路及架空索道延伸進入平林山、林田山、大安山區,把珍貴檜木運送下山,至1931年林業資源枯竭,伐木重心才移往事業區南側的「摩里沙卡」,也就是目前所稱的「林田山林場」。

戰後國民政府仍有伐木,但以卡車可通行的林道取代,鐵路則改運糖廠的原料甘蔗、白雲石及蛇紋石等礦石,全盛時期林榮里人口達5000人。

平林車站1962年改名林榮車站,由於東線鐵路拓寬軌距及鐵路截彎取直,以河底隧道通過知亞干溪,1982年林榮車站廢站,1988年車站主體拆除,目前周邊僅存日式木造倉庫一棟。(記者花孟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