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獨家》牛港鰺海底風暴疑成9噸漁獲 海鮮、海洋文化引發爭論

約9噸牛港鰺在屏東海口漁港被捕獲上岸。(讀者林于凱提供)

約9噸牛港鰺在屏東海口漁港被捕獲上岸。(讀者林于凱提供)

2024/06/04 08:38

〔記者蔡宗憲/屏東報導〕恆春半島海洋資源豐富,除了是釣客的最愛,更是潛水愛好者的天堂,近日一則數以百計牛港鰺群游的「牛港風暴」,引發潛水界驚呼之際,同一週內,卻也有網友貼出周邊漁港9噸牛港鰺被捕上岸的景象,衝突的畫面再次引發「海鮮、海洋文化」討論。

「應該不是同一群啦!」面對網友熱烈討論及猜測,拍下「牛港風暴」的黃姓潛水教練說,壯觀的場景是在恆春半島西岸靠近貓鼻頭附近海域,而大量的牛港鰺是屬於定置漁網的合法捕獲,位置位在車城海口港以北,基本上應該不是同樣的族群,呼籲網友別刻意操作引發潛水界及漁民對立。

恆春半島當地漁民則認為,牛港鰺並非屬於高經濟魚種,目前也是大量出現的豐收季節,每年都有幾噸的捕獲量,無論是水下看到大量出沒或漁港看到豐富漁獲都是正常現象,不是違法區域、沒用違規魚法、也不是保育類魚種,沒必要「你們要看、大家都不能吃。」

台灣魚類專家、高科大副教授何宣慶表示,魚類也是野生動物,不應該只被以食物的角度來看待。祖先就教導我們不可以竭澤而漁。魚的存在可能可以為我們帶來更多資源。如全部抓起來用很便宜的價格就賣掉了,對於未來很不划算。凡事有度,過猶不及,衷心地期望可以抓大放小,適量就好。

海洋旅遊作家黃小莫則認為,漁業捕撈的區域不一定適合觀光休閒潛水,也許水深或流超強,也需要相關調查數據,找出熱點、對的季節及時間、相關潛水資訊等,有了基礎資料後,還要潛客們實際消費支持、潛水產業的配套等等,以及還要有懂管理的相關機關合作,目前的台灣仍屬於漁業是看得到的「上岸結果」,要轉換成「海裡看得到觀光資源」,在台灣難度仍極高。

約9噸牛港鰺在屏東海口漁港被捕獲上岸。(讀者林于凱提供)

約9噸牛港鰺在屏東海口漁港被捕獲上岸。(讀者林于凱提供)

在墾丁貓鼻頭海域的牛港鰺風暴相當壯觀。(清出於藍潛水提供)

在墾丁貓鼻頭海域的牛港鰺風暴相當壯觀。(清出於藍潛水提供)

牛港鰺風暴相當壯觀。(清出於藍潛水提供)

牛港鰺風暴相當壯觀。(清出於藍潛水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