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南華村與能高越嶺古道

吉安鄉南華、干城村舊稱「初音」,是能高越嶺道路東段起點,圖為日本人建的橫斷道路「殉職者之碑」。(記者花孟璟攝)

吉安鄉南華、干城村舊稱「初音」,是能高越嶺道路東段起點,圖為日本人建的橫斷道路「殉職者之碑」。(記者花孟璟攝)

2015/06/25 08:00

八十四歲彭天榮阿公寫南華村史,而南華村在台灣史上有特殊地位,此地為能高越嶺古道東段起點。

能高越嶺原為賽德克族獵路,日本人一九一七年起,沿著古道闢能高越嶺警備道路東段,把小徑拓寬成一米半的警備道路,起點就在舊東線鐵路初音驛(今干城車站),沿著木瓜溪河谷往西直上、越過巴托蘭社、天長山直到能高鞍部,一九一八年一月初音至奇萊山的東段完工通行,總長度約四十四公里。至於西段則延伸到南投縣仁愛鄉屯原,從日本時代起能高越嶺就是熱門登山路線。

日本總督府一九一八年在東段出口,豎立「橫斷道路開鑿紀念碑」、「殉職者之碑」以資紀念。(記者花孟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地方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