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逾3000件》走進博物館 見百年玩具史

火星大王是60年代台灣製造外銷的機器人,堪稱是台製機器人玩具的「元老」。(記者陳韋宗攝)
記者陳韋宗/專題報導
玩具博物館的珍藏豐富,從明清時代的投壺、布虎、盤中戲、泥娃娃,日治時期的機關玩具、無敵鐵金剛,以及四○年代至六○年代這段戰後時期出現的鐵皮玩具、Q比娃娃,尪仔標,到六○年代至八○年代台灣生產外銷的鐵人二八、火星大王等機器人;走進博物館,彷彿看見台灣百年玩具史。
目前館藏約三千多件玩具,其中五百件是江文敬生前最愛的鐵皮玩具,除了機器人、模型外,館藏還有一個鐵皮陀螺,與一般抽繩陀螺不同,是以螺旋鐵桿讓陀螺轉動,相當罕見。
江宜馨說,現在的小朋友只愛有聲光刺激的玩具,但其實不同年代的玩具,都有不同的樂趣。從玩具的材質、精緻度,以及製作工法,也可以看出台灣在二戰過後的經濟發展軌跡,以及不同文化對台灣社會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