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新聞觀點》中市府送出「過時」報告 是想唬誰?

2014/11/04 08:00

記者唐在馨/特稿

台中市長選舉「強、龍大戰」,捷運推動也成話題,但在此時,市府規劃的捷運藍、橘線案卻相繼傳出被中央「退件重修」,各花了近千萬的規劃費,卻出現被直指為「引用舊資料」,中間出現延宕的責任,到底誰該負責?

市長胡志強有沒有想要推捷運?如果看藍、橘線的可行性研究都送到中央交通部,前提,應該是有的,但以昨天議員質疑的橘線可行性研究被退件,連場站的徵收價格,都出現「土地公告現值加四成」這種「完全過時」的估算,就實在讓納稅人覺得「匪夷所思」。

一份可行性研究,是市民買單近千萬元去做的,規劃公司做出的報告,難道送到交通局,不必經過嚴格的審核?交通局這麼多專業的人才,看不出財務評估報告「完全出錯」?

誠如交通局長林良泰所言,一條捷運的誕生,「不可能一次就通過可行性研究」,而且,「退回一次,還可以再修正送出」,只不過,為何市民花了近千萬的評估報告,不能做到「要修正的部分微乎其微」?為何不能讓中央官員「無錯可挑、無話可說」?

台中市府花了錢、花了人力、花了時間,送出這樣一份可行性研究,結果,被挑出諸多「過時的資料」,台中市長胡志強到底有沒有心推動捷運已經不重要,「誰讓捷運可行性研究通過的時程延宕」?恐怕才是市民最想追究的責任。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