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全民瘋路跑 苗栗大千醫師:半數民眾曾受傷

2014/03/11 08:00

〔記者張勳騰/苗栗報導〕路跑蔚為風氣,運動傷害案例也明顯增加,苗栗市大千醫院復健科醫師陳泰安估計,半數路跑民眾有過受傷紀錄,主要是不正確跑步觀念所造成,初學者、年齡越大者,越容易受傷。

初學者、高齡者越易受傷

陳泰安指出,常見的運動傷害有軟組織如肌腱、韌帶的拉傷、扭傷或是下肢的壓力性骨折,其次是熱衰竭、中暑,嚴重的話會出現橫紋肌溶解症,若不緊急洗腎,恐會出人命。

一名熱愛路跑的李姓男子,最近因膝蓋及足踝部疼痛,就醫檢查才知是肌力不足及過度使用導致,經復健及貼紮治療,疼痛才減緩﹔十六歲王姓高職生,平常沒有運動,參加學校運動會的大隊接力,沒有訓練與練習就上場比賽,大腿與腹肌拉傷還差點中暑,經半年復健才康復。

六十歲徐姓男子原有退化性關節炎,因熱愛跑步,又習慣在馬路上路跑,因路況不佳,造成關節炎加速惡化,疼痛難耐,經半年治療始復原,醫師建議他到學校操場跑步,並縮短路跑距離,以免再造成傷害。

常見傷害「髂脛束症候群」

陳泰安表示,路跑最常見的運動傷害是「髂脛束症候群」,跑步時膝關節外側疼痛,其實是髂脛束(即大腿外側的肌腱)因反覆屈、伸膝蓋,在股骨外側髁來回摩擦,造成軟組織發炎,伴隨大腿往臀部疼痛,可能會持續到運動後。

建議應先熱身10至15分

陳泰安建議,每次路跑前應熱身至少十到十五分鐘,如原地跳躍、快走或慢跑,直到微微出汗、體溫增加、心跳加快,以增加肌肉收縮速度和力量,改善肌肉協調,增加關節活動度,減少肌肉、肌鍵韌帶傷害。

陳泰安說,運動快結束時應進行五到十五分鐘緩和運動,使心血管系統從激烈運動恢復到平靜狀態,最後是做下肢肌群、臀部及背部肌群的伸展運動,以減少肌肉拉傷及酸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