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8米高窯洞》營區清雜草 重見天日

兩層樓高的窯洞隱身樹林,因軍方清理環境得以重見天日。(記者洪臣宏攝)

兩層樓高的窯洞隱身樹林,因軍方清理環境得以重見天日。(記者洪臣宏攝)

2012/10/23 06:00

是石灰窯或日軍火葬場 引發爭論

〔記者洪臣宏/林園報導〕海軍陸戰隊九九旅子儀營區最近清理區外環境,兩層樓高窯洞意外從荒煙蔓草中解放,卻引發石灰窯或日軍火葬場的用途爭論,文史人士盼能有專家驗明正身。

文史工作者戴健城昨天進行田野調查時,在林園區林內里九九旅子儀營區崗哨卅公尺旁,看見一片咾咕石牆矗立眼前;走近一看,竟是一座保存完整的窯洞,認為是最新發現的石灰窯而PO上臉書,引來要求保存聲浪。

盤根錯節顯見年代久遠

戴健城說,他曾多次經過該處,但只見大樹林立且雜草叢生,掩蔽了窯洞,軍方近日清理環境才得以重見天日;窯壁約八公尺高,樹根盤根錯節,甚至深入縫隙,顯見已有相當的歷史。

林園區有三大地方產業,俗諺「林內姐仔綁掃帚、潭頭伯仔駛牛車、中厝叔仔起大厝」,起大厝象徵當時建材以石灰為主,而該處為南部生產重鎮。

同樣地點還有三、四座

不過,九九旅政戰主任孫愷熙卻指出,九九旅在林內里有子儀、句踐兩處營區,附近在日治時代為墳場,而窯洞為燒屍體的火葬場,並非生產建材的石灰窯,在同樣地點還有三、四座,現在還被大樹掩蓋住。

孫愷熙說,火葬場位於軍區與私人地交界處,必須經丈量才能鑑界,若是位於軍事用地,未來也不會拆除。

文史工作者朱永昌則質疑,早年以土葬為主,何須大費周章蓋四、五個窯洞燒屍體?且窯洞一看就知道採日系工法,和石灰窯相仿。

戴健城指出,林園區石灰窯以「石頭公」旁那座最完整,構造則與軍方所說的火葬場「大同小異」,他認為相關單位應找專家釐清,若為石灰窯應列入古蹟保存。

咾咕石窯洞為石灰窯或火葬場,引發論戰。(記者洪臣宏攝)

咾咕石窯洞為石灰窯或火葬場,引發論戰。(記者洪臣宏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