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公尺路 通車2年補丁近百處
2011/05/17 06:00
〔記者羅正明/中壢報導〕中壢市三民路通車才兩年,短短一千三百公尺道路,至今出現近百處的補丁,有的才剛補完又破損,有駕駛人質疑偷工減料﹖桃園縣政府工務局長古沼格坦承「快被罵翻了」,指有可能是地下水位太高所致,將鑽探地質追查原因。
三民路是國道一號中壢交流道的聯外道路之一,也是外環道的替代道路。通車以來,外環道的塞車現象大獲改善,下交流道的車潮也得到紓解,不再動輒回堵到高速公路上,效益顯著。
駕駛人投訴,從四月初到現在,三民路路況就越來越糟,即使沒有下雨,道路竟然也會「突然凹下去」,坑洞到處可見,施工單位不斷地在回填柏油,有時甚至一補就是幾十公尺,連道路標線都被蓋掉,好好一條道路變成柔腸寸斷,行車安全堪慮。
對於前述質疑,古沼格解釋,施工前就發現三民路地下水位偏高,路基鬆軟,當時即已加做盲溝等導流設計,設法降低水位,但沒有發揮預期效果。
此外,三民路是一條實驗道路,絕大部分的建材都採用再生材料,當年使用再生材料施作的道路有多條,但只有三民路出現坑洞現象,兩者是否有關聯性,縣府也會作一追蹤、分析。
古沼格說,三民路完工後,管線單位有進場施工,施工後也有回填柏油,不排除有回填不實的缺失,如果問題出在這裡,會追查相關責任。
縣府近期將鑽探三民路的地質,藉此釐清道路品質變差的主因,儘速解決道路不平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