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雲

臺北市 24-28 ℃

《觀察筆記》菜園的春天

因為過剩,產量失控下的必然,也是預料的結果,這就是菜金菜土。(記者黃淑莉攝)

因為過剩,產量失控下的必然,也是預料的結果,這就是菜金菜土。(記者黃淑莉攝)

2016/12/29 06:00

雲林的農人在田裡鋤起高麗菜。

因為過剩,產量失控下的必然,也是預料的結果,這就是菜金菜土。

但是,市場上都只記得菜金的失聲尖叫,卻無視菜土的泫然欲泣。只會在菜價高時邊要進口蔬菜來平抑,邊敲鑼打鼓抓菜蟲,啟動司法偵查。

菜價低落時,任令一畝一畝的葉菜鋤起棄置田裡,行政院的主政大官可有餘光瞄一下,說個幾句話?

縱使政權輪替,對農產價格態度似乎有默契,就是高價時打壓,低價時自然淘汰。

種菜是靠天吃飯,氣候雨水都左右產量多寡,物的多少決定價格高低,這是產銷管道之外影響菜價的他樣因素。計畫種植來管控產量,以免價量失衡,不過,菜農的追高殺低是人性,股市到菜市,預期心理都一樣。

政府對菜農有定策嗎?還是高殺低追?目前就讓人以為不平,菜高價喊打喊殺,違反市場機制;崩盤時,放手了。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剷種輪迴的菜園可有春天?(資深記者黃明裕)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