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強化地質知識 宜大設學習站

宜大與地調所簽署合作交流備忘錄,推動地質教育。(記者簡惠茹攝)

宜大與地調所簽署合作交流備忘錄,推動地質教育。(記者簡惠茹攝)

2016/09/22 08:00

與地調所簽備忘錄合作

〔記者簡惠茹/宜蘭報導〕「地質知識學習站」全國校園首站在宜蘭大學,昨天九二一國家防災日,宜大與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簽署合作交流備忘錄,在學校圖書館五樓以美濃大地震為例,呈現土壤液化知識。地調所長江崇榮表示,土壤液化不可怕,認識、了解它,才能將建築品質做得更好。

宜蘭大學與地調所合作,讓宜大成為全國推動地質與防災教育合作平台的校園首站,雙方簽署合作協議,一起推動地質知識學習。除展出「這一年美濃地震告訴我們的事」,還有「雪山隧道通車十周年」企劃,展示隧道全斷面鑽掘機等文物。

地質調查所表示,不希望地質知識推動只是一場活動,而是長久計畫,未來四到六年會建立台灣永續環境教育機制,宜蘭大學就是第一站,會建立生活性、即時性的地質事件與知識,並將學術出版品、報告書轉化成展覽品展示。

「深入認識土壤液化等地質知識,才能對相關政策有所精進。」所長江崇榮說,液化不可怕,它是一種土地特性,建築物基礎設計時如果沒有考慮到土壤特性,地震造成侵蝕下陷就會形成問題,透過展覽進一步認識土壤液化,才能提昇對建築物的品質要求。

辦講座讓居民了解在地地質

宜大校長吳柏青說,不只是靜態展示,還有動態講座,學校會主動到各鄉鎮市分享教育資源,讓在地居民了解地質的重要性,宜大從廿八日起將有接連三場的地質講堂,包含「雪山隧道通車十週年,細說決心與技術的建築史詩」、「搭乘獨木舟順流而下,細說宜蘭平原的地質與社會發展之關聯」及「從台灣地景地貌,細說地質環境攝影與剪輯」,皆免費參加。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地方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