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猛爆 單日560例創新高

南市登革熱達六0六九例,單日病例四八三例又創新高,副市長顏純左(中)坦言市府團隊努力不夠,會負起責任(記者王俊忠攝)
〔記者林惠琴、王俊忠、蔡文居、湯佳玲、葉冠妤/綜合報導〕今年入夏以來,本土病例已逼近七千大關,累計死亡病例則達十八人。相較新加坡與泰國,我國登革熱死亡率高出許多。
全台累計18例死亡 死亡率高於星泰
對照病例與我國差不多的新加坡,截至八月底,逾六千三百例僅一例死亡;泰國近六萬例,則是四十五例死亡,我國死亡率明顯較高。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指出,新加坡、泰國每年病例數都很多,不像台灣是第二年碰到這種情況,尚不清楚他國患者年齡、型別是否與台灣雷同,因此無從比較,但已派防疫醫師前往兩地交流防疫資訊。
北市新增3例 近日都造訪過台南
疾管署統計,今年五月入夏至九月八日,本土登革熱累計六八七二例,八日單日就新增五六○例,刷新紀錄。台南市共占六○六九例,高雄市也達七○二例。北市新增確診三名病例,近日皆曾造訪台南。
台南副市長顏純左坦言:「看到這數字心裡很沉重,市府團隊是努力不夠,會對此負起責任;賴市長已說要誠懇檢討。」
莊人祥說明,昨日專家會議複審確定新增八例以登革熱為主要死因,均在台南市,包含五男三女,年齡介於六十五至九十一歲,多數有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腎病、冠狀動脈疾病等慢性病史。
台南市長賴清德則發了一封信給全市鄰長,強調六十歲以上、九歲以下市民約占台南全體病例數一半,顯示家戶孳生源與成蚊密度仍很高,需要全民總動員消滅家戶內、外的病媒蚊幼蟲與成蚊。
環保署訂定九月十一、十二、十三日全國動員「清除孑孓行動日」,呼籲大家配合當地環保機關,一起動手清除居家及辦公處所附近積水容器。
民眾務必每週檢查一次孳生源
環保署環管處長袁紹英表示,登革熱病媒蚊在積水處產卵,一週後就能羽化為成蚊,未孵化的蟲卵可存活一年,民眾務必每週至少檢查一次家戶內外孳生源。
台大昆蟲系名譽教授徐爾烈表示,南部疫區清除孑孓要以噴藥為主。北部尚未成為疫區,也要清除病媒蚊孳生源。大池塘可養殖大肚魚或孔雀魚,牠們細小可以鑽到池塘縫隙,而且專吃孑孓。高雄大學副校長白秀華提醒,發燒的人千萬不要忘記噴防蚊液,避免被蚊子叮咬傳播病毒。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國際醫療美容醫學中心主任邱品齊提醒,民眾可使用含有DEET (敵避、待乙妥、避蚊胺)成分的防蚊液,兒童建議使用濃度十%至卅%,成人則是卅%至五十%,防蚊效果可分別達兩小時、四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