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法修法卡關 環團要藍委別當門神
2015/01/14 06:00
〔記者蔡穎/台北報導〕立法院本會期即將在下週結束,「水污染防治法」修法卻還卡在社福及衛環委員會,能否通過,今天是最後時間點。環保團體昨日呼籲立委不要用任何理由拖延議事、當污染業者「門神」,應好好「加班」於本會期完成審議工作。
依照現行水污法,若排污業者申報不實,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併科新台幣廿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金,未安裝水質水量自動監測器者可罰三至卅萬元。環團昨召開記者會,指民間希望懲處金額上限可拉高十倍,藉此對不肖業者產生嚇阻效果,卻遭國民黨居多的部分立委百般抵制。
水污法民間修法召集人、環境法律人協會理事長詹順貴指出,廠商未安裝水質水量自動監測器、申報不實等同違法排污的預備行為,罰鍰應大幅調高,此舉可使投入較多防污成本的廠商獲得保障,避免違法業者劣幣驅逐良幣。他批評,《看見台灣》效應過後,國民黨立委又看不見台灣,頻以影響產業發展、無實質污染行為不宜調高罰鍰等理由百般抵制,應「迷途知返」。
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也批評,部分立委認為畜牧業不同於工業廢水,主張畜牧業罰責不應調高,以免波及小型業者,然而最高十二萬的罰鍰對大型畜牧場毫無處分效果;他表示,這次調高水污法罰責不應排除畜牧業,才能兼顧法理平衡。
環保署長魏國彥贊同懲處金額可調高,但強調額度必須由立委進一步討論,若上限修得過高可能不符比例原則,也會衍生行政裁量權過大的道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