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製電子儀器上太空 台灣能力受肯定

國防部軍備局中山科學研究院跨國計畫主持人荊溪暠(中)團隊,在太空磁譜儀計畫中表現傑出,爭取到亞洲監控中心設在台灣,預定三日揭幕。(中央社)

國防部軍備局中山科學研究院跨國計畫主持人荊溪暠(中)團隊,在太空磁譜儀計畫中表現傑出,爭取到亞洲監控中心設在台灣,預定三日揭幕。(中央社)

2012/07/02 06:00

〔記者湯佳玲、陳怡靜/台北報導〕台灣是今年繼瑞士之後,第二個太空磁譜儀(AMS)地面監控中心落腳處;統籌AMS計畫的中研院院士李世昌表示,台灣自製的電子儀器於太空站上運行一整年情況良好;國家太空中心副主任陳紹興表示,代表台灣太空能力獲得國際肯定。

李世昌指出,自科學家愛因斯坦以來的物理界都是有正物質就有反物質,在實驗室裡也很容易找出反電子、反質子,「但是為何宇宙都是正物質,反物質跑到哪裡去了呢?」基於好奇心,設計AMS太空磁譜儀,「相當於把地面上的粒子偵測器放到太空上」,藉由正反電子不同電荷、會有相反偏轉的磁場,希望藉此找出反物質組成的宇宙。

李世昌表示,AMS的電子儀器由台灣中科院製作,一年間都正常取得數據,運行非常良好,深獲國際稱讚。另一方面,由於台灣與歐洲時差八小時,AMS必須二十四小時全天候監控,因此AMS地面監控中心設在台灣,也有互相備源的意義。

中研院院士、中央大學太空所教授李羅權表示,以他目前了解,AMS計畫把儀器放到四百公里以上的大氣中,從高能到低能的粒子都可以偵測得到,「過去太空中粒子到地面後,因與大氣碰撞後會散開,但到底是物質或反物質?輕或重?都不得而知。」如今AMS計畫其中一個地面酬載中心將設在台灣的中科院,科學研究中心則在中央大學,「台灣能參與世界重大實驗,令人振奮。」

陳紹興表示,太空站面對太陽與背對太陽時溫差極大,因此中科院自製的電子儀器必須送到全台灣僅國家太空中心才有的熱真空艙,必須通過模擬太空「一下子冷、一下子熱」的環境測驗。陳紹興說,AMS地面監控站設在台灣「非常有意義」,必須監控飛行軌道與傳輸下載大量數據,「就像大的運輸車隊在台灣設休息站」,代表重視台灣的太空能力;未來也會因為此地面監控站而讓全世界的太空科學家來台,將有助於台灣太空能量的提升。

小檔案 太空磁譜儀

太空磁譜儀(Alpha Magnetic Spectrometer)計畫,主要是希望在太空中尋找反物質的國際科學實驗計畫,由太空梭攜帶飛行的第一代磁譜儀原型AMS-01,及裝置在國際太空站上的AMS-02,找尋太空中反物質及暗物質的存在證據,結合高能物理實驗及高科技,直接向宇宙起源大爆炸(Big Bang)假設做實驗探討、以解開宇宙形成之謎。

台灣有中研院、中科院、中央大學、成功大學等單位參與計畫,中科院負責磁譜儀電子系統,中研院及中央大學協助電子系統監造及物理特性分析,成大負責超導體磁場量測與驗證等。(記者黃以敬)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