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魯閣分期分區復建 震損較輕景點拚年底開放

0403花蓮大地震重創太魯閣國家公園,太管處將採分期分區滾動方式重建園區景點與步道。(太管處提供)
〔記者王錦義/花蓮報導〕○四○三花蓮地震發生至今兩個多月,災情慘重的太魯閣國家公園,持續進行復建工作,將採取分期分區進行復建及開放,受損較輕、安全性相對較高的景點步道,包括太魯閣台地、布洛灣、九曲洞步道等地,若整修工程順利,最快希望能趕在今年底陸續開放。
復建作業預計7月底發包施工
因應地震,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指出,國家公園署增派人力,並成立「○四○三地震災後專案小組」投入復建工作,經過勘災調查園區景點跟步道受損狀況後,決定採分期分區進行復建及開放。
太管處指出,預計從受損較輕、安全性相對較高的區域開始修復,其中,太魯閣台地、台地北段步道、長春祠、布洛灣下台地、布洛灣吊橋、九曲洞步道、天祥及蘇花公路沿線的崇德步道與匯德步道等,已委託廠商設計復建作業,預計七月底發包施工,順利的話,可望於今年底陸續開放。
燕子口、砂卡礑步道須長期復建
至於其他受損較嚴重的步道和景點,例如燕子口步道、砂卡礑步道、綠水步道、錐麓古道等,太管處環境維護課長何文晟表示須考慮天候、餘震及復原工程等,適逢梅雨季,後續還有颱風季,都為復建工程增加變數,需要較長時間復健,無法確定完成時間。
協助大同大禮部落重建家園
另外,太魯閣園區大同大禮部落聯外道路在地震後多處坍方,部落居民雖然已陸續清除得卡倫步道的石塊,但砂卡礑林道沿線有巨大落石,有的甚至比一層樓還高,無法徒手搶通,部落決議集資購買一部二手挖土機清運石頭,也期盼政府協助出動直升機,將機具吊掛到部落,以利族人整理林道。
落石風險高 非必要勿入園區
太管處指出,相關搶修工作最近會陸續執行,還是以搶通道路為優先,接下來再做後續開放的詳細評估。不過,經過審慎討論後,未來將會視天氣情況,協請直升機吊掛機具到部落,協助族人以最快速度重建家園。
太管處提醒,地震後岩層仍不穩定,再加上偶有餘震及雨水沖刷,有較高落石風險,民眾非必要暫時不要進入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