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台東網美必拍景點「大相框」 明天拆除

台東海濱公園必拍景點「大相框」的作品即將拆除。(記者劉人瑋攝)

台東海濱公園必拍景點「大相框」的作品即將拆除。(記者劉人瑋攝)

2024/05/08 05:30

〔記者劉人瑋/台東報導〕想留念合影要趁最後一天了。遊客到台東海濱公園必拍景點「大相框」其歪斜的鮮紅色方框造型特別成了網美景點,公部門因其鏽蝕等安全因素,預訂九日拆除,只是多數人還是不知創作理念,創作者「飛魚」也解釋作品理念,但仍惋惜公部門對公共藝術品的漠視與不尊重。

超過二十年的作品「大相框」其實本名為「千變萬畫」,作者為達悟族藝術家夏曼.瑪德諾.米斯卡,被稱為「飛魚」。他解釋,當年自己仍存一絲叛逆的心態,想著「我從蘭嶼走出來,要用力踩壞這個相框」,紅色鋼骨製成的「相框」因此被踩歪,原本下方還有石頭推成腳掌狀,象徵要打破框架。

飛魚說,就相框而言被自己稱為「千變萬畫」的原因,則是希望民眾透過相框看出變化多端的海象和雲朵,天晴時亦能看到自己離開的家鄉蘭嶼。

再者,後來也有公部門解釋作品為「望鄉」,似乎還帶著眺望飛魚家鄉蘭嶼、帶了點鄉愁,但從相框另一角度來看,卻是看到阿美族、卑南族聖山都蘭山,卻非作者想表達的鄉愁或「望山」。飛魚說,其實公共藝術品屬於全民所有,且藝術是寬廣、自由的,想如何解釋都可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