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首季外銷產值 較去年成長近6%
近3年農產品第1季外銷產值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依農業部統計,今年第一季農產品出口產值約十二.○四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十一.三八億美元成長五.八%,略低於前年同期的十二.六六億美元,農業部國際司表示,去年全球通膨影響購買力,今年經濟有回溫跡象,且我國持續執行外銷分散市場、打進當地通路策略,審慎樂觀看待今年農產外銷。
全球經濟回溫 我擴大市場
今年農產品第一季外銷出口量達四十五.七萬噸,較去年同期四十二.四萬噸增七.八%,外銷前三大市場為美、日、中,產值分別為二.○一億、一.七一億及一.六五億美元,各占總體農產外銷產值十六.七、十四.二及十三.七%,外銷到美、中產值較去年同期各增八.八及六十五%,外銷到日本產值較去年同期減十五%;穀類、蜂蜜、茶葉、羽絨、餅乾零食、冷凍軟體類總體外銷都大幅成長。
農業部國際司副司長洪曉君表示,去年受全球通膨影響,農產外銷表現較弱,今年景氣回溫,也帶動購買力,今年第一季外銷產值較去年同期成長,日本市場的外銷量未減少,產值減少為日圓走貶所致。
稻米、茶葉 美國市場持續成長
進一步分析我國農產品外銷美國細項,稻米、茶葉、糖食、樹薯粉、石斑魚等有顯著成長,稻米首季輸美達一三五七噸,較去年同期增一五二.二%,洪曉君表示,台美簽署有機同等性協議後,我國有機稻米在美國可有同樣認證且品質良好,具競爭力,樹薯粉隨手搖飲在美國市場受到歡迎、去年跟當地餐飲通路接洽石斑魚採購,都帶動成長。
中國自二○二一年後陸續用各種不符國際貿易規定的理由,暫停台灣農產品輸入,去年年中後恢復部分產品輸入,今年第一季輸中農產品產值增加,占總值大宗的就是水產品,洪曉君表示,已有十四家水產品業者通過中國海關總署要求的註冊登記,都是貿易額增加的原因之一。
今年第一季生鮮水果外銷產值為二九六七萬美元,中國成首位,占總體外銷產值五十二%,但都以當季的釋迦為主,占台灣水果輸中產值的九十八%;日本為第二位,占廿五.七%,不過隨著鳳梨、芒果等進入旺季,外銷日本產值可望再增加,業界仍推估日本會是台灣水果最大外銷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