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檔案》土壤碳匯

玉里鎮長良里的小農種碳實驗田,田間種滿綠肥油菜花,在翻耕前先施枯草桿菌微生物有機肥。 (記者花孟璟攝)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氣候變遷評估報告證實,全球需在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才可能有效減緩暖化速度,其中陸地生態系統中含碳量占80%的土壤,是全球最大碳庫,碳在土壤中以有機質形式存在,透過土壤固碳產生的碳權作為抵換,是達到淨零排放的工具之一。
近年國際上已認可,透過農業「種碳」增加農地的土壤碳匯,可用於碳權交易。土壤種碳的方式是透過植物行光合作用,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後轉成碳水化合物,落葉稻草等植物殘體透過微生物分解有機質,也就是碳,可以提供作物養分、讓土壤結構孔隙增加,穩定土壤結構。(整理:記者花孟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