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中油出版新書 揭開理工男「煉油兼鍊字」往事

中油出版《譯氣風發的高雄煉油廠》新書,台灣中油董事長李順欽(右)和作者張綺容(左)對談。(台灣中油提供)

中油出版《譯氣風發的高雄煉油廠》新書,台灣中油董事長李順欽(右)和作者張綺容(左)對談。(台灣中油提供)

2023/12/17 05:30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 台灣第一本純翻譯雜誌《拾穗》月刊,竟是台灣中油公司一群理工男子「右手煉油、左手鍊字」的傑作!台灣中油及東吳大學昨舉辦《譯氣風發的高雄煉油廠:卅位譯者X六十篇譯作,重溫《拾穗》開啟的文藝之窗》新書發表會,重溫《拾穗》從高雄煉油廠誕生及譯者群的生命故事。

煉油廠員工公餘編《拾穗》

台灣首本純翻譯雜誌

台灣中油董事長李順欽、東吳校長潘維大、台大外文系退休教授王安琪及新書作者張綺容等人昨日對談。李順欽表示,對三、四、五年級生來說,《拾穗》是年少時期最熟悉的文藝雜誌,有小說、旅遊探險、音樂、藝術及科學新知等,澆灌當年的文藝幼苗,豐富學子心靈,此雜誌不僅是高雄煉油廠員工們利用公餘時所編譯的刊物,也是油人前輩的榮耀,更是珍貴的文化資產。

《拾穗》於民國卅九年五月一日初版,發行人是當時的高雄煉油廠長賓果,由於國內外政治經濟情勢緊繃、原油供應受阻,種種因素讓高雄煉油廠陷入無油可煉困境,廠裡許多知識青年既懂理工科學又文采斐然,於是由賓果向總經理金開英建議「煉油不成、不妨鍊字!」為避免創作涉入敏感政治議題,以翻譯作品為主要內容,由公司出錢購買外文書報讓員工翻譯。

《拾穗》成功開啟台灣翻譯史新紀元,以米勒名畫「拾穗」為刊物命名,由前總統蔣經國的老師吳稚暉親筆題辭,發行量最高達一萬份,發行卅八年,透過譯介世界文學大師作品與科學新知,滋養台灣三代人心靈;第廿二期開始對外公開徵稿並提供優渥稿酬,台灣文學之母鍾肇政、台灣劇場推手姚一葦等眾多文壇大師均曾加入。

張綺容一○三年時為台灣師範大學研究生,她把對《拾穗》的研究,投稿至台灣中油刊物《石油通訊》,刮起一陣戀戀拾穗旋風。員工才了解,林懷民透過《拾穗》接觸西方舞蹈、鍾肇政因此磨練精湛文筆,更培育台灣第一代翻譯菁英。

張綺容目前是東吳英文學系助理教授,透過台灣中油與東吳合作,挖掘《拾穗》譯者群故事,歷時十年完成,台灣中油也與高雄市歷史博物館合作數位典藏計畫,預計明年初公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