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委憂中國隱匿核災 核安會:全國120監測站即時掌控

核安會主委陳東陽昨天赴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備詢。 (記者陳嘉怡攝)
〔記者陳嘉怡/台北報導〕中國核電廠多蓋在沿海地區、與台灣距離相近,有立委擔憂若中國像隱匿武漢肺炎疫情一樣,隱匿核災發生,台灣無法即時掌握第一手資訊。核安會表示,全台包含離島共佈設一二○個環境輻射監測站,監測有異常會立刻知道;另台灣與包含中國在內等國設有通聯機制,即使核災事故國沒有通報,各國也會交換相關資訊。
立委林宜瑾指出,依照國際原子能總署最新資料,中國核電機組目前有五十五個運轉中、廿一個興建中,且多位於沿海地區,核電廠距離金門和馬祖很近,其中福建省福清核電廠距離台灣本島僅一六二公里。
雖台灣和中國有簽署「海峽兩岸核電安全合作協議」,雙方核電廠若發生事故應盡到相互通報義務,但核安會仍應加強國內即時應變機制。立委陳靜敏則提及,「境外核災處理作業要點」已經頒布十年,應重新檢視。
核安會主委陳東陽表示,境外核災對台灣的影響是放射性物質可能會飄散到我國境內輻射層,台灣目前共有一二○個固定式環境輻射監測站、機動式一百個,監測站每隔五分鐘會傳送資料到廿四小時核安監管中心。
核安會保安應變組長廖家群補充,離島地區包括金門、馬祖、澎湖離中國核電廠較近,都各設有兩個環境輻射監測站,監測到異常會即時啟動應變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