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春半島洋蔥穴盤育苗 躲過風災
傳統洋蔥育苗,受風災重創需重種。(記者蔡宗憲攝)
〔記者蔡宗憲/屏東報導〕今年小犬颱風侵襲恆春半島,時值洋蔥育苗期,傳統育苗的洋蔥田全軍覆沒,以機械自動化播種的洋蔥穴盤苗,完整無缺躲過災情,農糧署南區分署說,洋蔥穴盤育苗配合機械種植,是恆春半島洋蔥產業永續經營必須要走的路。
洋蔥是恆春半島的主要經濟作物,每年九月下旬,蔥農會尋找適合的「育苗田」,做好畦溝後,以人工方式撒播種子,此時最怕強風豪雨來攪局,今年小犬颱風便重創苗田,機械自動化的穴盤苗卻未受影響。
恆春鎮農會表示,恆春半島洋蔥育苗期常遇颱風、豪雨侵襲,造成洋蔥苗圃畦面毀損、蔥苗流失,災後需花費資材成本、人力,重新做畦、撒播育苗,加上後續移植時,加重農戶人力及資金成本負擔。
「轉型必須加速進行!」農糧署南區分署指出,農糧署輔導洋蔥產業引進新型洋蔥移植機、洋蔥採收機,並以穴盤育苗,結合育苗場所,希望能建立穴盤育苗與機械移植的SOP,加以推廣,讓蔥農可自行照顧穴盤洋蔥苗,減少傳統育苗易遭受天災影響的損害。
洋蔥產業機械化穴盤育苗,幸運躲過風災生長。(記者蔡宗憲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