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臺北市 13-24 ℃

兩岸旅遊 回歸市場機制/學者︰我先遞橄欖枝 促進交流

學者認為,台灣先遞橄欖枝可促進兩岸觀光交流。圖為中客愛去的日月潭。
(資料照)

學者認為,台灣先遞橄欖枝可促進兩岸觀光交流。圖為中客愛去的日月潭。 (資料照)

2023/11/04 05:30

〔記者陳心瑜/台北報導〕我國對中國現階段有「禁團令」,昨交通部鬆口,最慢明年三月起開放台灣旅行團赴中、可接待中客團等,交通部長王國材解釋,是考慮旅行業營運與員工生計;我國業者正摩拳擦掌。至於屆時若中客仍不來?學者認為,台灣先遞橄欖枝可促進兩岸觀光交流。

台北市旅行公會理事長駱炫宏表示,終於有確切的時程能夠規劃產品,疫前全台高達三分之二業者經營中客來台與台灣旅客赴中的生意,如許多旅館仰賴中客團,中國市場很期待台客重新造訪,已有很多交流參訪團赴中;另舉例,有許多人請旅行社代購機票,秋季可大啖大閘蟹,甘肅、河南都是熱門景點。

高雄餐旅大學觀光研究所教授劉喜臨說,「禁團令」政治考量大於觀光考量,若純粹從觀光產業、商業角度思考,站在台灣觀光永續發展,應採開放角度,回歸自由市場機制;並認為,台灣旅遊本就高達兩成是中客市場,但鄰國包括日、韓遊客更多。

至於屆時若中國仍不開放中客來台,僅有我方單方面開放台客赴中創造觀光產值,是否不公?劉喜臨指出,觀光應回歸民眾需求,不應受政治干擾,這是雙向誰先釋出善意的問題,台灣是自由民主的國家,讓民眾組團赴中並非壞事,先遞出橄欖枝也促進兩岸觀光交流。

業者︰樂觀以待、積極準備

雄獅旅遊預估將有一波台胞證辦理熱潮,樂觀以待、積極準備,中國因文化相近、無語言隔閡,且隨兩岸直航航點陸續恢復,商務往來及旅遊需求增加,已針對既有直航城市規劃產品;但初期受限航班等因素,將朝複合、深度等方向,如以直飛航點結合周邊省分,拉長旅遊天數,或求新、求異包裝更有亮點的深度行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