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福島核廢水明起排海 原能會持續監測/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未來數十年將肩負監測、形象受損對策重責

日本政府宣布8月24日將福島第一核電廠含氚核廢水排放入海。圖為福島第一核電站廠區內排列的大量處理水儲罐。
(路透資料照)

日本政府宣布8月24日將福島第一核電廠含氚核廢水排放入海。圖為福島第一核電站廠區內排列的大量處理水儲罐。 (路透資料照)

2023/08/23 05:30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記者陳嘉怡/綜合報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昨日宣布,從本月廿四日起啟動福島核一廠「核處理水」(ALPS處理水)排海作業,將經處理過的含氚廢水排放入海。岸田強調,未來數十年將肩負起監測和形象受損對策等重大責任,並繼續向各國進行說明。我國原能會表示,已建立跨部會平台,並建置海域擴散海洋資訊平台持續監測。

排放作業可能持續30到40年

東京電力公司開始進行排海準備作業,預定第一期將排放七千八百噸含氚廢水,一噸含氚廢水將混合一千二百噸海水,在排放前先移入大型水槽,採樣採測放射性物質濃度,檢測結果預定廿四日出爐。

日本每日新聞報導,由於每個貯存槽內的處理水濃度不一,各槽含氚廢水將分批移入同一水槽稀釋,再檢測濃度,因此排放作業可能要持續卅到四十年才會完成。

環境省與原子力規制委員會將在含氚廢水排海期間,監測排放口附近和福島縣海岸的海水和魚類,監測「氚」等放射性物質的濃度。東京電力表示,若排放設備和監測出現異常,將立即停止排放。

福島核一廠的一到三號機組在二○一一年三一一大地震時,由於冷卻功能遭到海嘯破壞,導致爐心熔解,廠方對機組灌水降溫而產生大量核污染水,加上流入機組廠房的地下水和雨水,每天產生約一百噸的污染水。

這些污染水經過多核種淨化裝置(ALPS)等處理後,去除水中的銫和鍶等放射性物質,唯獨以目前技術無法去除氫的同位素「氚」。這些含氚廢水被貯存在核一廠內的貯藏槽,廠內的一○四六座貯藏槽明年即將滿槽,廠方無法再增設新的貯藏槽。

為解決處理水滿槽問題,日本政府計畫將含氚廢水稀釋到國家基準濃度的四十分之一以下後,以海底管線排放到距海岸約一公里的海中,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今年七月公布排海計畫安全性評估,認可日本的排放計畫「符合國際安全標準」。

監測資訊彙整在原能會官網

原能會發言人王重德表示,因應福島含氚廢水排放作業,原能會已在二○二○年,與衛福部、農業部、海委會等單位成立跨部會平台,執行日本進口食品、海水、漁產、海域生態樣品取樣檢測,至今檢測均無輻射異常,未來亦持續監測,將監測結果與日本排放前建立的背景資料庫進行比對分析,後續原能會每日將進行未來七天洋流擴散預報,資訊彙整在原能會官網的「含氚廢水專區」。

另為預先掌握日本福島含氚廢水排放對台灣海域影響,原能會核研所也與氣象局合作,以一百年日本福島事故後的十年歷史洋流資料,進行氚廢水擴散濃度動態模擬分析,結果顯示主要的含氚廢水,沿北太平洋洋流往東流向美國西岸。部份含氚廢水則受北太平洋中尺度渦流影響,約在排放一、二年後到達台灣附近海域,氚濃度約在排放四年後達到最大值。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