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3787人輕生 15~24歲攀升

為了降低年輕族群自殺率,心健司今年三月與全台廿二縣市開會,建立校園通報至衛生局轉介流程。圖為南投縣衛生局設置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提供民眾免費心理諮商服務。(資料照,南投縣衛生局提供)

為了降低年輕族群自殺率,心健司今年三月與全台廿二縣市開會,建立校園通報至衛生局轉介流程。圖為南投縣衛生局設置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提供民眾免費心理諮商服務。(資料照,南投縣衛生局提供)

2023/06/13 05:30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衛福部昨天公布去年國人死因統計,自殺死亡雖未在十大死因之列,卻是廿五歲至四十四歲族群主要死因之一,且十五至廿四歲與六十五歲以上族群,自殺死亡率回升至疫情前水準。衛福部心健司長陳亮妤指出,網路使用、家庭因素及精神共病,是青少年自殺增加的三大原因。

衛福部統計處科長呂淑君表示,去年共有六九五三人因事故傷害死亡,為國人十大死因第八位。

在事故傷害中,各年齡層排名第一的都是運輸事故,有三一四三人,較前一年增加一一一人、增幅三.七%。○至十四歲、四十五至六十四歲及六十五歲以上,跌倒或跌落排名第二,十五至廿四歲、廿五至四十四歲則分別是意外溺死、意外中毒排第二。

網路、家庭、共病為3大原因

值得關注的是,去年有三七八七人自殺死亡,較前一年增加二○二人、增幅五.六%。陳亮妤指出,全球十五歲至廿四歲年輕族群自殺幅度自二○一五年開始增加,台灣情況略優於美國、加拿大、紐西蘭等,但較英國嚴重。

陳亮妤分析,全球青少女自殺死亡人數較青少年多,國際研究也發現,父母離異、家庭糾紛會增加青少年自殺風險,憂鬱、焦慮、飲食疾患也會讓自殺意念上升。

國內外學者均指出,過度使用網路可能導致身心疾病,原因尚不明確,但社群媒體上的炫耀與比較心態、網路霸凌,或網路上傳遞的負面訊息等,都可能讓青少年受到暗示,產生輕生意念。

建立校園通報、轉介流程

為了降低年輕族群自殺率,心健司今年三月與全台廿二縣市開會,建立校園通報至衛生局轉介流程,另與澳洲洽談精神急救包,並持續進行死因分析,預計明年提供更清楚的原因報告。

自由電子報關心您︰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社會處處有溫暖,一定能度過難關。

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1925

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