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土豆=馬鈴薯 康軒教材使用中國用語惹議

康軒版國中生物課本中使用中國用語「土豆」稱呼馬鈴薯,引起熱議。康軒文教事業聲明表示,原教材是提示不同語詞講的都是同一事物,例如土豆也是花生、馬鈴薯等,讓學生了解學名對於溝通的重要性。
(康軒提供)

康軒版國中生物課本中使用中國用語「土豆」稱呼馬鈴薯,引起熱議。康軒文教事業聲明表示,原教材是提示不同語詞講的都是同一事物,例如土豆也是花生、馬鈴薯等,讓學生了解學名對於溝通的重要性。 (康軒提供)

2023/04/18 05:30

〔記者黃靖媗、林曉雲/台北報導〕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昨於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質詢時指出,康軒版國一下自然科學課本竟使用中國用語「土豆」稱呼馬鈴薯,教育部長潘文忠得知後相當意外,驚呼「我們的審查不可能通過這個」。康軒聲明表示,原教材是提示不同語詞講的都是同一事物,讓學生了解學名對於溝通的重要性,引發爭議深感抱歉,將修訂內容送審。

教長:審查不可能通過

康軒版國一下自然科學課本的「生物的命名與分類」章節中,輔助學生學習的自然暖身操三格插畫內,描述一名學生向同學分享週末在餐廳吃到由馬鈴薯條翻炒製成的「糖醋土豆絲」,同學疑惑地詢問:「土豆那麼小又硬,怎麼切絲啊?」兩名學生的對話框及想法框分別標注「土豆=馬鈴薯」與「土豆=花生」,呈現雞同鴨講的情況。下一頁的自然暖身操解答,則說明「馬鈴薯、花生都常被稱為土豆,但兩者是不同的物種」。

潘文忠答詢時強調,只要是經教育部國家教育研究院審定的教科書,一定會用我國常用、慣用詞,若出版社有誤寫,教育部會予糾正。

陳椒華呼籲教育部注意教材內學名、俗名等稱呼,審慎檢查,並提醒隨著抖音與影劇的影響,中國用語影響台灣學生,教育部應注意相關教材,並且有所因應。

康軒將修訂內容送審

康軒表示,原教材編寫目的在於提示生活中使用的一些不同語詞,講的都是同一事物,讓學生了解學名對於溝通的重要性。聲明也指出,土豆別名包括「 落花生」、「花生」、「馬鈴薯」、「洋芋」,內容參考自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康軒版國中生物課本中使用中國用語「土豆」稱呼馬鈴薯,引起熱議。康軒文教事業聲明表示,原教材是提示不同語詞講的都是同一事物,例如土豆也是花生、馬鈴薯等,讓學生了解學名對於溝通的重要性。
(康軒提供)

康軒版國中生物課本中使用中國用語「土豆」稱呼馬鈴薯,引起熱議。康軒文教事業聲明表示,原教材是提示不同語詞講的都是同一事物,例如土豆也是花生、馬鈴薯等,讓學生了解學名對於溝通的重要性。 (康軒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