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台南》麻豆農會超市改造成功 帶動風潮

後壁區農會在菁寮的布穀農創館,賣場空間讓遊客逛起來舒服。(記者楊金城攝)

後壁區農會在菁寮的布穀農創館,賣場空間讓遊客逛起來舒服。(記者楊金城攝)

2023/04/04 05:30

記者楊金城/專題報導

台南市目前有十家基層農會改造超市,不只展售當地特色生鮮農產品,消費者也可買到全國其它農會產品,成為農會界另類連鎖超市,提高農會業績,也幫助農民賺到錢。

10家農會申請農委會補助整修

麻豆區農會三年前改造原有超市,打造五星級生鮮賣場,專責生鮮農產品和加工品,空間明亮、現代化、經營手法靈活,將原本一年營業額二千多萬元拉高到目前七千多萬元,成為農會超市經營成功的標竿,獲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肯定,帶起農會超市改造風潮。

台南市有卅三家農會,經營超市的十八家農會中,已有十家農會申請農委會補助整修,其中永康、新市、山上、南化、學甲、麻豆、佳里、安定區農會的超市改造完成,鹽水、下營區農會超市施工中。

基層農會的「金雞母」當然是經營金融業務的信用部,但南市不少農會也多角化經營如超市、加油站、農創館、物流業、農業旅遊,並推出農會品牌農產品增加營收。

其中農會超市經營多年,賣場、展售商品需要改善,展售農會產品和當地青農的農產品,實際對農民很有助益。

農業特色商品 形成連鎖超市

麻豆區農會總幹事孫慈敏說,超市改造後讓民眾購物像逛百貨公司,提高購物質感,銷售手法也加入團購宅配,推出民眾想買的或由民眾提議的產品,民眾訂多少就賣多少,不會有存貨,減少生鮮農產品和加工商品的耗損,真正幫助農民賣農產。

佳里區農會「甘翠」超市正在試營運中,農會總幹事楊豐賓說,農會超市賣的是當地特色生鮮農漁產品、農會品牌農產加工品和小農產品是主力,全國各農會特色商品在超市也都買得到,日常生活用品只是一部分,各農會超市形成農會藉著自己的連鎖超市通路,與連鎖賣場做出市場區隔。

學甲區農會超市改以「黑豆本舖」重新出發,營業空間、展示櫃、農會商品煥然一新。

後壁區農會將菁寮閒置糧倉改造成立「布穀農創館」一月開幕,有賣場經營樣態,但主要販售後壁農會的特色商品、後壁小農產品,全國各農會的明星產品在這也都能買到。

麻豆區農會超市改造後,讓民眾購物像逛百貨公司。(記者楊金城攝)

麻豆區農會超市改造後,讓民眾購物像逛百貨公司。(記者楊金城攝)

學甲區農會改造後的黑豆本舖。(記者楊金城攝)

學甲區農會改造後的黑豆本舖。(記者楊金城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