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新竹市定古蹟「周益記」 自力修復啟動

新竹市市定古蹟「周益記」,是周家後代自行申請為古蹟並自力修復古蹟的罕例。其建築外觀有五個拱型的立面牆和華麗泥塑,頗有西式建築風格。(記者洪美秀攝)

新竹市市定古蹟「周益記」,是周家後代自行申請為古蹟並自力修復古蹟的罕例。其建築外觀有五個拱型的立面牆和華麗泥塑,頗有西式建築風格。(記者洪美秀攝)

2021/04/09 05:30

〔記者洪美秀/竹市報導〕新竹市北門街的市定古蹟「周益記」,是由周家人自行申請指定為市定古蹟並自掏腰包,日前啟動修復工程,預計2年後重新對外開放,未來也會自行營運維護,成為新竹市文化資產自訂、自修、自營運的首例。

新竹市文化局表示,「周益記」由周家人在2011年自行申請為市定古蹟,後來又自力修復古蹟,未用到公部門預算,還打算自行營運,實屬不易。

周家後代周友達說,他在老宅生活過10幾年,有濃厚的情感,房子是歷史保存最好的證明,也是凝聚後代子孫重要的建築,10年前原本父親打算與幾位叔叔將老宅出售給建商蓋大樓,但他說服父親保留住老宅,也擔心往後子孫可能賣掉,才會申請為古蹟永久保存。

文化局表示,「周益記」是新竹市浦西派武功周家第四代子孫周敏益故宅,是周氏在1923年向新竹望族李家(周敏益母親李氏桔娘家)所購入,現存最久遠的年代證據為神明廳立柱「庚辰年七月」(1880年)落款。

「周益記」為傳統的街屋建築形式、俗稱「手巾寮」,鄰街外觀為五間寬的拱門造型,實際是三間店面寬房舍,是北門街中面闊最廣的街屋式建築,與周邊的傳統街屋形式相異。外觀有明顯拱形門窗,立面有華麗洗石子及泥塑圖樣。

周友達說,「周益記」難以單一建築形式認定,有閩式、日式,更有南洋彩色磁磚和西式風格,2樓神明廳兩側還有罕見六角型採光罩,會舉辦古蹟修復教育推廣活動,7月有古蹟修復動畫營,期許修復完成後風華再現。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