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重創Live House 北市議員提案紓困
〔記者郭安家/台北報導〕受疫情影響,百人以上藝文表演活動暫停,加上教育局全面取消學生樂團成果發表會,音樂展演空間Live House在疫情期間受到嚴重衝擊,過去一、兩個月幾乎關門無法營業,六月解封、七月暑假年輕人消費即將復甦,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游淑慧提案,要求文化局提供新紓困補助,由Live House邀請表演團體,帶動音樂市場;文化局長蔡宗雄允諾,會在既有預算內,發函流行音樂展演業者多申請補助。
郝前市長創Live House公安補助 扶植產業
但游淑慧表示,文化局日前回覆她表明,並沒有要新增補助預算,仍希望表演團體使用文化局既有相關補助。她說,Live House需透過補助,邀約更好表演團體,團體受惠知名度打開,才能獲得更多表演舉辦,並提供觀眾更好表演品質,讓一份補助產生三方獲利,音樂產業會有三倍以上效果;但從商業處出身的蔡宗雄,不了解文化產業,對流行音樂產業著力不足。
二○一三年「地下社會」歇業引發外界質疑政府對Live House產業的漠視,前市長郝龍斌為扶植Live House產業,不僅增列音樂展演空間業別,並於文化局預算中編列「音樂藝文表演空間修繕專案補助」預算,提供業者公共安全相關修繕經費,每家業者申請上限六十萬元,歷經六、七年均未再出現Live House公安問題。
家數連年減少 柯振興政見跳票
台北市長柯文哲第一次競選時曾以振興Live House作為競選承諾,而今,柯市府不僅大幅下降公安修繕補助金額,每家業者補助申請上限大砍一半僅剩三十萬元,修繕經費不足下,公安問題恐再現。
另一方面,游淑慧也發現,北市Live House數量連年減少,二○一四年十家,二○一六年達二十一家,截至今年四月底僅剩十一家,顯示柯上任五年三個月,對Live House產業輔導強度不夠。
Live House業者表示,以往一週平均有五場表演、一個月廿多場,受疫情影響,很多單位不想扛疫情責任取消活動,場館方也配合政策取消舉辦,月營收幾乎零,而今疫情解封,樂見議員提案,由政府補助場館方舉辦表演,將有助產業發展,畢竟台北市是Live House產業發跡的大本營,許多知名樂團都是從台北的Live House唱出來,一旦Live House產業在台北消失,將是台北文化特色的一大損失。也有業者表示,疫情期間有三個月沒活動,對於文化局補助沒有信心,通常是看得到、吃不到。
每年千萬預算 僅古典音樂申請獲補助
文化局長蔡宗雄表示,補助只能用經常門,文化局每年約有一千萬元預算用於音樂產業,但他坦言過去幾乎只有古典音樂團體申請,近期會發函給Live House申請補助,希望幫助流行音樂。他說,如果上半年沒有舉辦活動的Live House,下半年會擴大邀演,此外,中山堂廣場音樂節也將邀廿一個表演團隊,每週五、六、日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