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陽明山新靈骨樓 學者質疑位斷層

2006/12/18 06:00

有違法行政之虞

〔記者郭怡君、陳曉宜、鄭學庸/台北報導〕陽明山靈骨樓十一月底經台北市都市設計審議委員會通過,長期擔任中央和地方都市設計審議委員的台大地質系系主任陳宏宇,本月十二日用「限時掛號」發函給台北市政府,強烈質疑陽明山新靈骨樓「陽明山生命紀念館」案的興建決議,牴觸「建築技術規則」和「山坡地開發建築管理辦法」,要求市府盡快提出調查報告說明,否則就是「違法行政」。

要求速調查地質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三章兩百六十一條規定,活動斷層帶兩側最少三十公尺以內都不得開發建築,若有發生過規模「六至七」乃至「七」以上的地震,限建範圍分別擴大到兩側五十、一百公尺,而陽明山新靈骨樓位置緊鄰「小油坑斷層」,是否在限建範圍外,必須靠地質鑽探才能證明。

「山坡地開發建築管理辦法」第二章第五條也規定,山坡地有地質結構不良、地層破碎、活動斷層等任一情況,均不得開發建築。

陳宏宇強調,陽明山位於大屯火山區,擁有豐富的地熱和溫泉,便是拜斷層、地層破碎之賜,要證明興建位址「恰好避開地層破碎區」,北市都市發展局也必須委託地質專業單位詳細進行實地調查,但在決議通過前的歷次審查會議,均未見應有的相關地質調查報告。

陳宏宇發給北市都發局的限時函中指出,本案應先由申請單位北市殯葬管理處可能牴觸法律的部分提出調查報告,並經審議委員再次討論,才能做合法妥善的決議。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主任、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陳亮全強調,近年來台灣坡地災害頻傳,已付出太多慘痛傷亡代價,對於本案可能違法導致的安全疑慮,市府在提出足以讓專家信服、市民安心的調查報告之前,不該匆忙通過決議興建。

建設局將再審議

台北市發展局副局長脫宗華則表示,該案位於山坡地,但坡度未超過百分之三十,所以依法可以申請興建,殯葬處要開發前,還必須提出水土保持計畫,即會涵蓋地質與斷層的評估,這部分後續還將由建設局進行審議。

至於龍鳳谷是否位處斷層、地層破碎區域問題,北市殯葬處表示,龍鳳谷有旅客服務中心,將來也會興建北投纜車龍鳳谷站,如果該處不適合蓋靈骨樓,恐怕也同樣不適合蓋其他建物;如果學界對於該處地質有重大研究發現,殯葬處也歡迎大家提出討論。


樹葬區排「灰」水 溫泉區皮皮剉

〔記者郭怡君、鄭學庸/台北報導〕台北市政府日前不顧學者專家反對,強行通過陽明山大型靈骨樓興建案,並將在該區大力推廣「樹葬」,台大地質系系主任陳宏宇指出,樹葬區位在山坡制高點,骨灰恐將隨著雨水沖刷,污染中下游的溫泉區,對北台灣最著名的觀光溫泉景點造成重創。

常帶外國地質學家到北投泡溫泉的陳宏宇強調,正式名稱為「陽明山生命紀念館」的新靈骨樓及樹葬區,就位在龍鳳谷的上游,山坡另一端是硫磺谷、地熱谷,都是北投2`最著名的溫泉遊憩區。

陳宏宇說,若市府一意孤行,結果讓一些民眾泡溫泉、吃溫泉蛋引發身體或心理不適的問題,導致中下游溫泉業者生意大受影響,市府是否要負責國家賠償?

學者批興建案離譜

針對馬英九在任的北市府,居然在剩下不到一個月交班的期間,強行通過審查爭議不斷且有違法之虞的陽明山生命紀念館興建工程案,長期為中央和地方政府擔任審議委員、審過數百件建築開發案的陳宏宇氣憤地表示:「幾乎沒碰過這麼離譜的案子!」尤其此案將對陽明山國家公園的地質安全、環境、景觀及交通產生巨大衝擊,卻可以在缺乏專業評估下於選前迅速通過,讓學者專家對馬英九老愛強調的「依法行政」打了大問號。

殯葬處:暫不建樹葬區

台北市殯葬處表示,陽明山靈骨樓現為第一公墓用地,同樣會有屍水的問題,未來改建為靈骨樓後,對環境及生態絕對有正面幫助。不過,由於富德公墓區已計劃擴建四公頃大的樹灑葬生命園區,因此靈骨樓周邊將暫無闢建樹灑葬區的必要。


小檔案/陽明山新靈骨樓工程

名稱:陽明山生命紀念館

位址:台北市北投區林泉里陽明山第一公墓區內,入口靠近泉源路與行義路交會處。

面積:九千九百平方公尺(將近兩個標準足球場)

館區特色:容納四萬個骨灰罐塔位,並結合綠地休憩成為「墓區公園」,規劃樹葬園區和藝術廣場。

審議歷程:

市府自九十年起編列興建新靈骨塔預算,原訂建在北投第四公墓,遭當地里民反對後,改為規劃擴建陽明山第一公墓舊靈骨塔,後又變更為在附近覓地興建新靈骨樓,即「陽明山生命紀念館」案,歷經兩次專案審查退回,市府在今年十一月底通過決策興建。

(資料來源:台北市都市設計審議申請計畫書、台大地質系系主任陳宏宇,整理:記者郭怡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