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4千萬再推荖濃溪圍堰蓄水 串聯形成微型水庫、補注地下水
高雄爭取到水利署經費4千萬元,再推六龜區十八羅漢山、新威大橋荖濃溪圍堰蓄水。(記者陳文嬋攝)
〔記者陳文嬋/高雄報導〕高雄市沒有大型水庫,水利局去年於六龜區十八羅漢山前荖濃溪圍堤蓄水,美景爆紅,今年爭取到水利署經費4千萬元,推動兩大地景十八羅漢山、新威大橋旁荖濃溪圍堤蓄水共75萬噸,超前部署預計今年底完成,結合水利署七河分署13處疏濬後工區蓄水,預計補注量可達2100萬噸,串聯形成微型水庫,更擴大補注地下水,提升水資源兼具觀光效益。
高雄市每日用水量150萬噸,仰賴從高屏溪攔河堰取水,枯水期面臨川流量下降,水利局去年於高屏溪上游六龜區十八羅漢山前荖濃溪,就地取材河床砂石,構築近200公尺高攔河堰,圍堤蓄水不只涵養地下水,今年4月農業用水不足之際,破堤放水挹注川流量,協助農民稻作收成,更因湖光山色美景爆紅,成為旱季限定版景觀。
水利局今年爭取到水利署經費4千萬元,將持續5年辦理圍堤蓄水,首推六龜區兩大地景十八羅漢山、新威大橋旁荖濃溪圍堤蓄水,相較於去年蓄水量35萬噸,今年擴大兩地蓄水達75萬噸,目前辦理發包作業,將於9月16日上網公告招標,汛期結束11月動工,預計今年底完工,趕在明年旱季前,以備不時之需。
此外,水利署七河分署今年於濁口溪大津橋下游、荖濃溪高美大橋下游、明年於高屏溪高屏溪斜張橋下游等,推動共13處疏濬工程;水利局將結合七河分署於疏濬完工後,利用13處工區形成蓄水池,預計補注量2100萬噸,串聯形成微型水庫,還能補注地下水,旱季可調控高屏溪流量,供水調度更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