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高齡者交通事故大幅增加 學者籲開設專屬駕訓課程

成大團隊呼籲,未來交通管理可以整合臨床醫療人員。(記者林志怡攝)

成大團隊呼籲,未來交通管理可以整合臨床醫療人員。(記者林志怡攝)

2024/06/20 19:45

〔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台灣即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化社會,而高齡長者多有影響駕駛安全的慢性病或身體情況,成大團隊發表研究呼籲,交通管理可整合臨床醫療人員,提早辨識因身體功能變化、騎乘有困難的高風險駕駛人,並針對高齡長者提供專屬的駕訓課程,以提升運具操作、保養、用路安全。

道安網統計顯示,涉交通事故的65歲以上長者人數,自2011年的2.8萬餘人,攀升至2023年的7.3萬餘人。且成大公衛研究所教授李中一指出,2023年機車事故中,僅有13.6%與65歲以上長者有關,但因機車事故死亡者,有高達38.3%是高齡長者。

雖台灣針對75歲以上長者採取換照措施,每3年需經過醫療院所體檢、認知功能測驗、失智症檢測等,確認駕駛能力沒有異常,才能換發駕照,但成大職能治療學系助理教授陳郁婷表示,成大團隊於台南8處合作地點的調查發現,91位有騎乘機車習慣的60歲長者中,高達20%自述目前沒有有效機車駕照.

陳郁婷說,調查中最高齡的長者年齡高達90歲,其中84%仍以機車為主要運具,80%一週出門3天以上,另參與者平均有3.12項可能影響騎乘能力的慢性病或健康狀況,如糖尿病、青光眼、睡眠、平衡問題等,且6%疑似認知能力退化、8%疑似平衡困難、24%疑似視覺注意力處理速度不足。

交安協會監事黃飛發則指出,台灣對於75歲以上長者的換照僅有認知功能相關的檢視,但日本等已將實際駕駛能力納入評估,確認能力沒問題,且需經過交通訓練課程,才會換發駕照,希望相關單位未來可考量此一做法。

此外,黃飛發提到,目前交安單位與醫療的聯繫仍屬薄弱,無法在患者出現危及交安的疾病或用藥情況時,及早評估是否重新檢視駕照資格或暫時停用,盼未來能就此精進改善,而美國已經有此類作法。

陳郁婷也說,台灣尚未針對高齡、中風、脊椎損傷等特殊族群提供移動能力相關的專業醫療協助,但國外已有「駕駛復健中心」等架構,由職能治療師、心理師、社工師等共同參與,讓醫療扮演更積極的角色、協助確保特殊情況民眾的駕駛或交通安全,希望政府能就此展開跨部會溝通合作。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