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急診醫護人力短缺原因分析 專家籲提高健保給付改善環境

台灣急診醫學會理事長黃集仁。(記者張嘉明攝)

台灣急診醫學會理事長黃集仁。(記者張嘉明攝)

2024/06/20 14:16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亞東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朱聖恩日前在臉書發文揭露被「燃燒殆盡」的急診現況,看到排不出足夠護理人力,緊急調度支援救人的艱困,國際急診醫學會議大會主席黃集仁認為,人力短缺是全球性問題,肇因於有些人疫後離開,新人又因畏懼還沒進來,中間落差尚未補起來,「當成一個暫時性現象」,但坦言大環境應改善,包含提高健保給付等,以鼓勵年輕世代加入;衛福部長邱泰源強調一直努力檢討。

國際急診醫學會議大會今日在台開幕,大會主席同時也是台北長庚醫院院長的黃集仁表示,今天會議重點就是當急診碰到全球性問題時,如何智慧化、在地化解決,就意見進行交流。回顧COVID-19期間,台灣有社區篩檢站,甚至遠距看診成立線上平台,服務對象涵蓋僑胞,算是創舉。

針對急重症人力吃緊問題,黃集仁指出,急重症人力每年「有進有出」,但這幾年因為少子化,「進」沒有「出」多,衛福部與社會各界也關心這個問題,希望執業環境要弄好,創造更好的環境,應該提高薪資就提高,急重症給付也應該提高,以鼓勵年輕世代加入。

黃集仁認為,這類人力短缺是全世界共同的問題,主要有些人覺得疫情3年都在醫療工作崗位上,現在開放,就想休息,畢竟臨床工作真的很辛苦,而有些人還沒進來有點畏懼,造成中間的落差還沒補起來,但他「當成一個暫時性現象」,當然少子化還是一個很大的議題,因此現在也推行護理人員彈性工時,讓過去因為照顧家庭等因素而離開職場的人,可以1天排班4小時或6小時,不用到8小時或10小時,期盼可增加照顧病人的護理人力。

邱泰源表示,急重症絕對是醫療體系最核心、最關鍵的部分,非常關心相關議題,或許人力緊縮,工作量讓大家壓力大,衛福部都一直努力檢討,希望急診醫護環境能更好,守住急診病人的醫療品質,也相信所有醫院急診都用心調度,不會讓病人品質受影響。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