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台南水道博物館領角鴞消失2個月 帶家族重返原樹

身披白色絨毛的小領角鴞,躲藏在樹間,呆萌可愛的模樣十分療癒。(館方提供)

身披白色絨毛的小領角鴞,躲藏在樹間,呆萌可愛的模樣十分療癒。(館方提供)

2024/06/16 11:57

〔記者劉婉君/台南報導〕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去年8月底曾出現2隻保育類領角鴞,定時定點在園區內站崗,但2個月前嬌客突然消失,直到近日又在同一位置現身,且從2隻變成4隻,令館方相當驚喜。

館方表示,原以為領角鴞可能是受到干擾而離開,沒想到可以再看到牠們,身披白色絨毛的小領角鴞,躲藏在樹間,呆萌可愛的模樣十分療癒。

台南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總幹事曾翌碩表示,4隻領角鴞中,有1隻的頭頂顏色相對深,其他3隻顏色較淡,應該是1隻成鳥帶著3隻亞成鳥。

曾翌碩指出,領角鴞在獨立之前,會先聚集在一起,由親鳥傳授生存技巧,之後就會各自離開,另闢天地。領角鴞公、母鳥外觀幾乎相同,繁衍時,母鳥負責孵卵育雛,公鳥負責狩獵與守衛。經過多天觀察,最多只看到4隻領角鴞聚在一起,研判公鳥應在附近守衛,沒有一起入鏡。

曾翌碩說,領角鴞喜歡道路、建築旁的樹木等靠近人群的場所繁殖育雛,可以躲避鳳頭蒼鷹等猛禽及天敵,樹木高大,樹冠茂密,隱蔽性夠,加上遊客出入頻繁,成為領角鴞偏好的棲息地,呼籲民眾不要過度聚集及干擾,影響牠們棲息意願。

水道博物館生態豐富,除了領角鴞,也曾有保育類的黃鸝、朱鸝現身,以及日前的黑冠麻鷺育雛,成為自然保育教育最佳教材。

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保育類領角鴞消失2個月後,帶著家人於同一位置現身。(館方提供)

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保育類領角鴞消失2個月後,帶著家人於同一位置現身。(館方提供)

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保育類領角鴞消失2個月後,帶著家人於同一位置現身。(館方提供)

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保育類領角鴞消失2個月後,帶著家人於同一位置現身。(館方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