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小心社群媒體!5成自傷青少年曾受網路霸凌

董氏基金會呼籲家長,注意家中孩子是否出現異常,及時發現網路霸凌並提供協助。(董氏基金會提供)

董氏基金會呼籲家長,注意家中孩子是否出現異常,及時發現網路霸凌並提供協助。(董氏基金會提供)

2024/06/13 20:46

〔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近年來網路霸凌問題嚴重,調查發現,約5成曾有自傷經驗的青少年在近1年內曾有網路霸凌經驗。兒童心智科醫師黃雅芬指出,近年來具有憂鬱傾向的青少年較以往增加,師長務必提醒孩子,要為自己在網路的言論負責,並提供正確的引導,同時在孩子出現異常時及時發現、提供協助。

每年6月的第3個星期五是國際「停止網路霸凌日」,董氏基金會執行長姚思遠指出,青少年習慣通過網路分享生活與個人觀點,但層出不窮的網路霸凌事件可能嚴重衝擊青少年的身心,帶來的影響不容小覷,在使用社群進行互動時,也應建立應有的界線與防備。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基金會2021年全台國高中職生進行網路霸凌及憂鬱情緒現況調查發現,50%的網路霸凌受害者「總是」或「經常」感受到壓力,並對生活造成影響,且明顯具有憂鬱情緒而需要專業協助的比例,或是曾出現自我傷害企圖者,分別高出未曾受過網路霸凌者的近5倍與10倍。

兒童心智診所醫師黃雅芬進一步指出,與沒有網路的時代相比,憂鬱青少年明顯增加,且因為父母往往難以第一時間發現孩子的異常,且螢幕另一端的互動對象真實身份與意圖更難以辨別,青少年在極大的人際壓力下,非常需要父母與師長的幫助。

黃雅芬建議,師長可掌握「建立信任」、「關注變化」、「學習並正確示範」等3個原則,讓孩子願意求助,並及時發現異常、提供協助,且大人也應學習網路與AI科技,在面對事件時則示範正確的應對方式,且務必提醒孩子,網路也是真實的世界,使用者也要對自己的言行負責,同時引導孩子思考未來是否會後悔自己的言論、不該隨意評論不熟悉的事物等。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