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海洋保育法即將三讀 海洋公民基金會呼籲成立海洋保育隊

海廢垃圾處理,是海洋保育法三讀通過需要面臨的問題。(記者劉禹慶攝)

海廢垃圾處理,是海洋保育法三讀通過需要面臨的問題。(記者劉禹慶攝)

2024/06/09 13:35

〔記者劉禹慶/澎湖報導〕立法院日前初審通過《海洋保育法》草案,因高度共識無須協商,全案無保留條文提送院會,應該很快就能三讀立法。海洋公民基金會,先前與各民間團體推動公民連署與民間版,強調「把限制轉成保障」,「執法比立法更重要」,「科學探討漁業枯竭多重成因」,從這3方面讓海洋資源永續。

海洋公民基金會政策研究員潘翰聲說明,海保署曾在公聽會上表示,目前不會劃設新的庇護區,會先做好澎湖各種類型保護區的「整體海洋保護區管理政策方針」。此外,在離岸風電與漁業的衝突上,若各方有共識,將重要漁場劃設為海洋庇護區的「永續利用區」,確保漁業可繼續合法漁撈,但風電及纜線都不能在此區進行開發。原條文永續利用區對不限制漁民,在緩衝區允許漁民原有經公告的漁法免申請,核心區可無害通過,最後加上初次經勸導駛離者不罰。

海洋公民基金會執行長王曉嬋說,聯合國世界海洋日今年主題是「深度覺醒」,重視原住民、傳統和當地社群知識。澎湖潮間帶的各種漁法,包括石滬、抱礅、網罟、照海、定置漁網、採集等,就是傳統社群知識累積。海洋保育法的立法,提供法源管制和規範各種破壞性的觀光行為,同時保障既有低衝擊的漁法。

王曉嬋指出,海保署應該設置專職專業的「海洋保育隊」。中央海巡署,地方農漁局、環保警察,和司法檢調等執法單位之間,應該相互協力。當前包括氣候變遷造成珊瑚白化,人類各種開發大規模改變海洋生態系,還有海廢、塑膠微粒、環境賀爾蒙等問題,以科學探討漁源枯竭的多重成因,共同推動全方位的海洋保育。

澎湖群島設立許多保育區,引發不少民怨。(記者劉禹慶攝)

澎湖群島設立許多保育區,引發不少民怨。(記者劉禹慶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